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文史縱覽 > 正文
吳越文化的歷史軌跡與當代意義
m.shockplant.com?2009-12-25 08:35? ?來源:人民網    我來說兩句

歷史上的繁盛

如果說中華各地的區域文化是一群兄弟姊妹,那么,吳越文化則更像是一對雙胞胎。幾千年來,吳越文化推動著江南發展,影響著中國歷史進程。在歷史上,吳越兩地的文化出現了幾次大的融匯,并在融匯中興盛繁榮。

東晉、南朝時期的繁盛。東晉時期,大批北人涌入江南,中原文化遍灑吳越。隨著人口的繁衍,吳越兩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凸顯,必須精耕細作才能收獲足夠的糧食和物產。精耕細作的生產方式滲透于吳越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之中,催生出心思的細密、技術的精巧。在心靈手巧的吳越人中,涌現出數不勝數的能工巧匠,畫家、書法家、文學家、科學家、思想家比肩而立,群星璀璨。

唐、宋時期的繁盛。唐宋兩朝,吳越兩地文風鼎盛、人文薈萃。在初唐與盛唐之間,吳越涌現出一批風流倜儻、個性不羈、有名士風采的文人,以文詞俊逸揚名于京城的“吳中四士”——賀知章、包融、張旭和張若虛是他們中的代表。到盛唐、中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幾度流連忘返于金陵、浙東一帶。從錢塘江畔的渡口西行,穿越浙東運河,經蕭山到紹興鑒湖;順浙東運河向東至上虞,南入曹娥江、剡中,再到天姥山、天臺山,有600多位唐代詩人行吟其間,留下1000多首詩。唐詩之后的宋詞,又為吳越文化的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秦觀、柳永、辛棄疾、姜夔、吳文英、陸游、王安石、蘇軾等詩詞大家,詠足了吳越山水的秀美,也盡顯了吳越人的剛毅慷慨與柔情纏綿。

元、明、清時期的繁盛。這一時期,吳越文化已比北方文化更為興盛繁榮,并開始向北方汩汩滲透。這種滲透已不是吳人或越人的分別行為,而是以吳越作為一個整體向北方輻射的。它不僅表現在文學、藝術等方面,還包含了科學、哲學、經濟學等元素。“東南財富地,江浙人文藪”。從南宋到元明清,科舉考試的主體也是吳越人。吳越在當時儼然成為中華文明的一塊高地。明代中葉以后,西學東漸,吳越得風氣之先,資本主義在中國的萌芽幾乎同時在吳越兩地發生。

近代以后的繁盛。近代以來,吳越兩地文化多在上海交匯,且北承京津、南通港粵、西接巴蜀,廣納湘鄂、齊魯諸路名流英才,兼收東洋日本、西洋歐美的新思潮。吳越文化在嬗變中提升,在兼容并蓄中走向現代。新中國成立后,吳越文化在曲折中發展。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上海為龍頭、江浙為兩翼的長江三角洲迅速崛起,使吳越文化重煥青春。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一级电影第一页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四区 | 亚洲一成A人片在线 |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日韩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