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群言薈萃 > 正文
以人為本,創建和諧的勞動關系
m.shockplant.com?2009-12-22 14:44? 趙曙明?來源:新華日報    我來說兩句

其次,工會應被看作是積極的參與方。過去中國工會在員工福利方面比管理方面參與更多。近來,工會的職能有所演進。許多企業工會正幫助管理者實現組織目標。例如,他們在制定戰略、目標規劃、勞動合同執行情況監督以及保障工人利益和權利等方面參與管理。在中國的許多跨國企業及其工會已經面臨工會應該如何在中國的社會主義企業和資本主義投資者聯合管理下行使職能。最近改革實踐證明,許多合資企業工會能成功地幫助工人適應新的管理風格,工會與管理層齊心協力。超過80%的外資企業在中國都已設立了工會。這些工會在幫助企業處理和維護員工利益,提升和諧勞動關系,幫助企業實現商業目標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三,作為社會群體,各行各業的工人將逐步適應市場經濟,對企業和員工之間的關系有更為清晰的理解。他們也將受到更多的教育,學會和理解如何合法保護自身權利。

最后,學者們有大量機會通過開展勞動關系研究在幫助創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發揮重要作用。至今,學者們對勞動關系的關注、發展能解釋中國勞動關系實踐的理論、為不同勞動關系政策和實踐在不同類型企業的有效性提供依據方面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為在中國如何解決勞動沖突提供精確和政策導向的結論還不足。已有的勞動關系文獻大都關注西方國家或發達市場經濟下的企業,這些研究為理解勞動關系提供了洞見,但我們需要研究中國的勞動關系。研究者可以探討正經歷結構性變革的中國轉型情境下勞動關系的本質,這些結構性變革不同于發達市場經濟下的情境。例如,值得關注的問題包括:在中國政治體制下工會的角色是什么?隨著所有權結構變化,政府、所有者、管理者和員工應該如何平衡各自的不同利益?集體談判如何影響本土企業和跨國企業?近來在勞動關系方面的變革如何影響不同行業和地區的企業與員工?如何確保工人受到法律法規的保護?協商、集體談判、職業安全和其他勞動關系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什么?哪些類型的協商和談判戰略在具有明顯不同于大多數西方或發達國家的文化傳承和歷史背景的中國最有效?

總之,和諧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在特定的國家目標和文化傳承下,中國的勞動關系具有迥異的內涵和實踐。致力于這一重要主題的研究,將是我們管理學者和企業家們的責任和機會!

(作者系南京大學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久久精品五月天导 | 天天综合久久综合影院 | 亚洲国产婷婷影院 | 午夜福利小视频 | 日本手机精品视频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ⅴ专区 三级网站免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