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群言薈萃 > 正文
韓保江:經濟政策微調的基調
m.shockplant.com?2009-12-15 08:03? ?來源:北京日報    我來說兩句

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隨著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比較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實施,也必然會帶來“由于貨幣投放增多”而帶來的通貨膨脹的壓力。這種通貨膨脹的壓力,首先來自投資的強勁增長而帶來了“需求拉動型”通脹的壓力。其次來自貨幣大量投放而導致的國內流動性過剩。今年前三季度,銀行新增貸款8.67億元人民幣,超出年初計劃的5億元目標;廣義的貨幣供應量增速達到29.31%,不僅超出年初的17%的指標,而且大大超越了GDP的增長速度。大量貨幣流入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造成資產價格的上升,由此可能帶動其他商品和要素價格的上升,進而加大“結構型”通脹的風險。第三是來自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不斷攀升而造成的國內價格傳導,使得“輸入型”通脹壓力加大。針對日益明顯的通貨膨脹預期以及許多資源性產品和消費品價格上漲的事實,我們也有必要對現有的貨幣政策進行結構性微調,對于產能過剩的行業、房地產業要壓縮信貸規模,防范和控制信貸風險,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無為的浪費;對于發展節能減排產業、科技創新產業,涉及消費的產業,對于中小企業、農村和中西部落后地區等薄弱環節,要加強信貸支持。

當然,中國經濟平穩發展面臨的最大結構性難題還有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協調,存在“經濟腿長、社會腿短”的問題。無論是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還是要調整結構都離不開社會穩定和民生事業。由此,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取向還必須鎖定“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鼓勵和促進勞動密集型企業、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努力擴大就業。要特別鼓勵大學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就業和自主創業。同時,要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保障覆蓋面和水平。要加快落實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試點的各項工作,切實把社會保障體系和新型醫療衛生體制建設成為社會穩定的“安全網”和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的“起搏器”,從而為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奠定社會保障基礎。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第一区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三区 | 免费一区二区日韩精品视频 |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囯产免费 | 中文字幕欧美视频77 | 青青青免费国产在线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