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戰事正酣。黃維突然派人把廖運周叫到兵團部,提出了他準備集中4個主力師全力突圍的計劃。廖運周一聽,不禁倒吸口涼氣:黃維的這招果然厲害。如果集中4個主力師全力突圍,很有可能一舉突破解放軍的防線。他心念至此,忽生一計。說道:“司令長官的計劃果然高妙,我一一O師愿意在最前方做先鋒,打頭陣。”黃維一聽,當即欣然同意。
廖運周回到師部后立即派人穿過火線去將情報報告中野首長,請求突圍時我軍突然散開,等一一O師通過后,組織火力堵擊后續的敵軍。中原野戰軍立即同意了起義計劃。
27日,黃維按計劃組織突圍,一一O師迅速進入我軍陣地,后續敵軍正準備跟上時,發現“缺口”突然不見了,陣地上布滿了解放軍將士,頓時傻了眼。我中野第六縱隊和陜南十二旅抓住戰機,向敵人猛烈開火,敵人一片片地倒下。敵人見一一O師反戈,頓時軍心大亂。黃維精心組織的突圍計劃化為泡影。
28日,黃維再次組織大規模的突圍,又以失敗而告終。多次突圍無望,黃維被迫調整部署,固守待援。我軍見敵人調整部署,也及時改變了作戰方法,采取掘壕前進、迫進作業的攻堅戰術,實施穩扎穩打,逐點攻擊,攻占一村、鞏固一村,緊縮包圍圈。至12月2日,黃維兵團被壓縮在以雙堆集為中心的縱橫5公里的狹小地區內。
6日,我軍向黃維兵團發起總攻,各縱隊集中優勢兵力,實行有重點、多方向的連續突擊。雙方鏖戰至14日,黃維兵團的核心陣地和兵團指揮中心已完全暴露。
15日黃昏,敵人組織向西突圍。我軍立即分路追殲逃敵,失去指揮的殘敵亂作一團,紛紛向我軍投降。到15日午夜,黃維兵團全部被殲。中將司令官黃維、副司令官吳紹周、第18軍軍長楊伯濤、第10軍軍長覃道善等被俘。第14軍軍長熊綬春被擊斃。只有副司官胡璉乘戰車潛逃。蔣介石寄予重望的一個王牌兵團就這樣葬送在人民戰爭的海洋之中,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勝利結束。活捉杜聿明
蔣介石眼見黃維兵團被圍,自己“三路會師,打通徐蚌”的計劃全部泡湯,心急如焚卻又不知所措。11月28日,他召來自己的愛將杜聿明,在南京召開軍事會議。杜聿明建議立即放棄徐州,以保存實力。萬般無奈的蔣介石采納了這一建議,并令杜聿明親自組織撤退,務必將徐州的3個兵團安全帶出來。
杜聿明回徐州后立即召集各兵團司令官開會,傳達了蔣介石放棄徐州的命令。他對眾將提出了“撤即不能打,打即不能撤”的原則,要求各部在撤退中采取“滾筒戰術”行進,即各兵團形成一個圓球或圓筒式態勢,以免被解放軍包圍。
- 2009-11-06淮海戰役開始
- 2009-11-03尋訪淮海戰役解放軍的神秘軍火補給線
- 2009-10-19淮海戰役中的韋國清:會殲杜聿明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