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是均衡“三駕馬車”
今年前三個季度我國GDP增長率達到7.7%,但經濟增長的80%~90%是靠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如果長期通過擴大投資帶動經濟增長,勢必在某些行業積聚越來越大的產能,造成產能過剩,產品在市場上滯銷,難以轉化成資金投入再生產,最終使經濟大循環受阻,經濟發展無以為繼。
要增加經濟增長內生活力和保持經濟大循環的通暢,必須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把增加居民消費作為擴大內需的重點,通過提高居民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從需求增長來看,改革開放以來,居民消費需求年均增長8.8%,低于GDP增長率9.8%,更低于約15%和20%以上的投資增長率和凈出口增長率。居民消費增長相對緩慢,居民消費在經濟總量中比重較低。2008年我國居民消費僅占GDP的36%,僅高于沙特,處于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最低的國家行列。
消費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國際平均水平,與我國經濟發展的長遠要求不相適應。我國人口眾多、經濟規模巨大,不可能完全依賴于國際市場,必須依賴內需增長帶動經濟的發展。而內需主導型經濟承受國際經濟波動、沖擊的能力較強,經濟增長的穩定性比較好。
只有依靠內需帶動經濟增長,才能有效減少國際經濟波動對國內經濟的沖擊程度。這既是學習實踐 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和比例關系更加協調、健康,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長久后勁的重要條件。我國經濟一直以來,通過內需、外需雙輪驅動,為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創造了有力的推動力。
從長遠考慮,我國經濟增長有必要轉至以內需增長為主的道路上來,注重國內市場的繁榮,主要使人民富裕起來,提高消費能力,通過國內市場的繁榮帶動經濟增長。因此,我國亟待提升和鞏固內需在經濟增長中的主導作用,推動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 2009-12-12外貿、CPI雙雙轉正 印證中國經濟強勁回升
- 2009-12-09央行副行長:中國經濟明顯V形反彈
- 2009-12-09中國經濟崛起被評為十年來全球最大新聞
- 2009-12-05中國經濟處結構調整關鍵時刻 將謀劃高質量增長
- 2009-12-04中國經濟能夠實現長期高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