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理論參考 > 正文
論金融機構的公眾責任
m.shockplant.com?2009-12-10 08:11? 羅 熹?來源:紅旗文稿    我來說兩句

三、強化金融機構的公眾性

馬克思經濟學經典理論對金融機構的公眾性有過深刻論述。《共產黨宣言》指出,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的過程中,要“通過擁有國家資本和獨享壟斷權的國家銀行,把信貸集中在國家手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93頁)列寧指出,銀行“是我們實現社會主義所必鑄的‘國家機關’……,這是全國性的薄記機關,全國性的產品的生產和分配的統計機關,這可以說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一種骨干”。(《列寧全集》第26卷第87-88頁)這次金融危機再次證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理論本身的缺陷也越來越明顯,這在金融運行機制上反映得更為明顯。西方國家在危機中所采取的貸款、回購、擔保、注資等手段,對應對危機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只采取這些應急措施,而不從微觀主體的治理上改進,則很難取得實質性的成效。形象地說,市場是大海,政府是燈塔,企業是航船,大海航行需要燈塔指示方向,只有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才能保證企業運營安全有效,才能維護社會的根本利益。從金融機構看,就是要以對金融危機進行微觀治理為契機,進一步從制度上強化金融機構的公眾性。

1.強化金融機構的客戶服務責任

利潤最大化遵循的是股東至上主義,盡管公開上市的金融機構都有很多小股東,但相比之下,數量龐大的客戶群體更能代表公眾利益。因此,金融機構要改變以前完全以利潤最大化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樹立在穩健經營的前提下獲取適當利潤的新理念。同時,將更多的資源用于改善和加強對客戶的服務,加強信息披露,進一步提高透明度,既為客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更為客戶提供更加安全穩健的投資回報。

2.提升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的地位

本質上說,金融機構是經營風險的企業,對風險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為過。針對本次金融危機中暴露的問題,一是要實行上有封頂的長期化薪酬激勵制度。金融風險具有隱蔽性和長期性,所以激勵機制也應該在更長的期限內來考量。金融機構高管的收入特別是與績效掛鉤的收入要上有封頂,將經營收益更多地分配給公眾或作為風險儲備。也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出現鼓勵冒險的情形。二是要提升風險經理在金融機構中的地位。在以利潤最大化為中心的組織里,地位最高的往往是那些直接賺取收入的客戶部門和產品部門。但在金融機構中,應該糾正這種傾向,應當至少把風險部門及風險管理人員的重要性提升到等同于客戶經理,并且給予同等的薪酬待遇。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五月的丁香六月的婷婷综合 | 亚洲精品电影05在线观看 | 伊人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观看 | 亚洲日本韩国欧美特黄 | 开心五月欧美激情在线 |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