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熱點關注 > 正文
科學發展觀是怎么提出來的
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五編研部副主任、編審 陳理
m.shockplant.com?2009-12-02 15:51? ?來源:人民網    我來說兩句

胡錦濤指出:“我們提出科學發展觀,就是為了更好地解決改革發展關鍵時期遇到的各種問題,確保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確保黨和人民的事業繼續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帶領人民開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實際上就是為了解決上述突出問題和困難,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進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一個過程。在這個意義上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既是全黨全國在新世紀新階段全部工作的中心,也是科學發展觀理論創新的邏輯起點,以及它所要展開的全部內容。具體來說:

一是,針對我國生產力還比較落后,以及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中央明確提出,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關鍵是要抓好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和增強綜合國力。胡錦濤指出:“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不能離開發展這個主題,離開了發展這個主題就沒有意義了。” 但同時,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又賦予發展以新的內涵,強調要更好地堅持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

二是,針對我國科技、教育還比較落后,以及要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科技、文化創新體系等目標,中央明確提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必須大力發展科技教育事業,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

三是,針對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還沒有改變,以及要逐步扭轉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等目標,中央明確提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必須加強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胡錦濤指出:“從我國的未來發展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最繁重、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 強調“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把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為此,十六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任務,并作出全面部署。

四是,針對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要實現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目標,中央明確提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這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實踐。要求各地區在推進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資源和環境的承受力,統籌考慮當前發展和未來發展的需要,既重視經濟增長指標、又重視資源環境指標,既積極實現當前發展的目標、又為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热久久99这里有综合久久 | 五月天激情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精品视频 |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小说 | 亚洲色喷福利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