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前沿資訊 > 正文
全球經濟低速增長與通脹“迷局”下的積極財政政策
m.shockplant.com?2009-11-30 09:24? 閆坤?來源:人民網    我來說兩句

從投資的規模上看,我國投資的可持續性取決于四個方面的因素。第一是總需求的增長,第二是成本與收益,第三是經濟安全的需要,第四是通貨膨脹的限制。從目前來看,對投資規模可持續性形成重要限制的是通貨膨脹,考慮到大規模投資所形成的新增貨幣資本和提升的貨幣乘數,第三季度63735.8億元的新增投資已經使通貨膨脹水平達到了一個高值,并將推動第四季度的通貨膨脹水平上升10.9%。

從投資結構看,第三季度的投資仍以裝備制造業、能源交通業等為重點,這種投資結構將進一步扭曲我國的要素分配失衡狀況,加劇國內資源和能源緊張,導致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經濟復蘇中受損,勞動者的報酬下降,分配體系的失衡更加嚴重。為了避免過度的不良影響,政府將加大轉移支付的比重,居民收入中轉移性收入的比例上升。前三季度,轉移性收入增速居各項收入之首,高達15.7%,就是這一投資結構的客觀反映。

在宏觀經濟指標中,相對于其他構成指標的良性增長,出口依然處于深度衰退的狀態。前三季度,出口8466億美元,下降21.3%。為了恢復出口,我國執行了1994年外貿體制改革以來最大規模的援助方案,僅以出口退稅為例,至第三季度止,我國約執行出口退稅5000多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商品享受出口退稅的密度明顯提高。

大量出口退稅為資本密集型企業所享有,從而導致勞動者的報酬相對下降。由于勞動者報酬是勞動密集型產品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勞動者收入增長的乏力維護了勞動密集型商品的價格,從而保證了絕大多數必需品的價格穩定。考慮到我國CPI中必需品占大部分權重,勞動者報酬的降低削弱了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但對于勞動者自身而言,面對收入下降和通貨膨脹壓力上升的雙重擠壓,其“悲慘系數”并不比完全通貨膨脹條件下更小。

財政收支從保增長轉向促調整

第三季度,我國主要稅種的收入保持快速增長,稅收對國民經濟的調節作用得到有效發揮,財政收入體系的自動調節功能得到完善。在財政支出上,支出重點逐步向社會事務轉移,形成了由經濟外延性擴張向社會外延性擴張的轉變。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成A∨人影院在线欢看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一线北 | 亚洲激情网五月婷婷久久 |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熟女偷拍中文字幕视频 | 亚洲中文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