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關于黨政機構建設問題。接管天津后立即摧毀了國民黨舊政權,如何建立由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新的機構體制是當時天津面臨的重要問題。隨著接管任務的完成,為接管天津建立的黨政機構,有的已經不適應城市管理建設的要求。而當時天津又是接管較早的大城市,還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借鑒。對此劉少奇進行了大膽探索,糾正了當時天津一些用農村辦法管理城市的問題。關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劉少奇指出市委不直接解決問題,一切通過區委去解決,那是農村工作方式。城市是集中的,工作也要集中。黨的基層組織不能只是在街道建立,全市大的就按產業、職業單位建黨;一個工廠、一個學校就是建黨的一個單位。除此以外可以按街道建黨。 劉少奇的探索是適合城市黨的基層組織體系建設實際的,有的延續至今。關于街道建設問題,劉少奇認為城市里街道政權不是基層組織的觀點,針對解決當時存在權力分散問題是有積極作用的,但是消弱了街道權力后,也出現了一些不利因素。街道社區建設至今也是需要探討的問題。劉少奇建議成立管理經濟工作的機構。他指出,經濟是一個整體,不容分割,應該有管理經濟的機構,如成立經濟委員會、進出口貿易委員會等機構。根據劉少奇這一建議,天津市很快成立了一些管理經濟部門。實踐證明,這一舉措是有利于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的。
第四,關于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經濟制度問題。劉少奇認為,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制度是在國營經濟領導下的合作經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它們之間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共同促進經濟發展。我們發展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的方法就是“四面八方”。毛澤東在《目前的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一文中提出新民主主義的經濟方針是: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劉少奇在“天津講話”中貫徹了毛澤東這一思想。劉少奇說:“公私關系、勞資關系、城鄉關系、內外關系,是毛主席要我們在城市工作中照顧的四面八方關系,這四面八方都照顧好了,關系正確地建立了,改善了,城市工作就做好了。四面八方的關系就是全面關系。照顧到四面八方就是照顧到全面,所以也叫做全面關系,如果哪一方哪一面照顧不到,就犯嚴重錯誤,就不能在黨的總路線下實現發展生產的目標?!?劉少奇強調“四面八方”缺一不可,但“公私兼顧,勞資兩利”貫串著“四面八方”的各個方面,尤其重要。這些工作做好了,生產就會發展起來。他說,公私兼顧就是在生產上公營、私營都照顧。從原料供給到成品推銷市場都必須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就是工人的利益和資本家的利益都要考慮。生產發展了工人的經濟利益才有保障,要使資本家有利可圖,目的是恢復生產。 劉少奇關于“四面八方”政策的闡述,切中天津恢復生產的關鍵,為黨員干部盡快學會管理建設城市指明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