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底,斯大林突然一反常態,同意金日成到莫斯科來商談以武力統一朝鮮半島的問題。在4月10-25日蘇朝領導人舉行的三次會談中,斯大林強調,對南方采取軍事行動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首先美國不進行干預,其次是獲得中國領導人的支持。金日成保證,由于有蘇聯和中國作后盾,美國不會冒險發動一場大的戰爭。而毛澤東一向支持朝鮮解放全國的想法,并多次表示,中國革命成功之后將幫助朝鮮,如果需要還可以提供部隊。但金日成相信,他完全能夠依靠自己的軍隊統一朝鮮。斯大林反復強調,蘇聯不準備直接卷入朝鮮事件,特別是如果美國冒險把部隊派到朝鮮,金必須同毛澤東進行商議并獲得支持。
5月13日,金日成秘密訪問北京,通報了他準備進攻南方的計劃。盡管毛澤東對此感到意外,但在收到斯大林14日的電報后,仍然表示了支持的態度。在15日與金日成的會談中,毛澤東建議朝鮮人民軍要速戰速決,對大城市要迂回而不要戀戰,要集中力量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毛澤東解釋說,他曾設想朝鮮在中國攻占了臺灣以后再開始進攻南方,那時中國就可以給予朝鮮以充分的支援。但既然朝鮮決定現在就打,而這又是我們共同的事業,那么他表示同意并準備給予必要的協助。毛澤東指出,如果美國人親自參戰,中國將派出部隊幫助北朝鮮,還問,是否需要向中朝邊境調一些中國軍隊,是否需要提供武器彈藥。金日成對這些建議表示感謝,但沒有接受。在金日成看來,既然莫斯科已經答應給予全部必要的援助,他此番來中國,只是奉斯大林之命取得毛澤東對發動戰爭的認可。因此,會談剛剛結束,金日成即當著毛澤東的面向蘇聯大使羅申宣稱,在會談的所有問題上都達成了完全一致的意見。
在躊躇滿志的金日成面前,毛澤東的尷尬處境是可以想見的。
戰爭果然在沒有事先通知中國的情況下爆發了,毛澤東甚至是從外國報紙上得知這一消息的。盡管中國領導人對此頗有不滿,但在美國直接參與戰爭的情況下,還是表示要支持北朝鮮。7月初,中國政府同意將東北軍區部隊中的200名朝鮮籍干部送回朝鮮,以便加強人民軍的干部素質。同時,周恩來還向羅申表示,中國同意蘇聯政府提出的請求允許經長春鐵路和中國領空向朝鮮運送軍用物資的要求。中國領導人特別向蘇聯提出了為朝鮮提供軍事援助的問題。7月2日,周恩來會見羅申時通報了中國對朝鮮戰局的估計:美國可能向朝鮮增兵,在南方一些港口登陸,并沿鐵路線北進。建議人民軍加速南進,占領這些港口,尤其是應在仁川地區組織強大的防御,保衛漢城,并防止美軍陸戰隊在此登陸。周恩來一方面抱怨朝鮮領導人無視毛澤東屢次提出的美國將進行軍事干涉的警告,一方面又強調,如果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將組成穿著人民軍制服的志愿軍對抗美軍。周還說,目前在東北已集中了3個軍12 萬人的兵力,希望蘇聯能夠提供空軍掩護。7月4日,中國情報總署署長鄒大鵬甚至向羅申講述了如何通過山東半島的港口將北朝鮮軍隊運往南朝鮮,以及如何將中國的軍事專家送到南朝鮮戰場幫助朝鮮人民軍的具體設想。[NextPage]對于中國的建議,斯大林馬上表態支持:“我們認為立即集中9個中國師到中朝邊界是正確的,以便當敵人越過三八線時在朝鮮開展志愿軍的行動。我們將盡最大努力為這些部隊提供空中掩護。”斯大林還催促中國盡快派代表到朝鮮,以便加強聯系和解決問題。此時中國駐朝鮮大使倪志亮尚在國內養病,為了保持與朝鮮方面的聯系,周恩來早在6月30日就臨時改派原定去東德工作的柴軍武(后改名柴成文)以政務參贊名義去朝鮮。臨行前,周恩來指出:“現在朝鮮人民處在斗爭的第一線,要向朝鮮同志表示支持,看有什么事需要我們做,請他們提出來,我們一定盡力去做。
- 2009-11-13朝鮮稱將采取無情軍事措施保衛海上邊界
- 2009-10-28中國專家揭朝鮮戰爭美軍失蹤人員“生死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