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根據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大命題和重大任務,標志著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自身建設規律的新認識和對管黨治黨、興黨強黨未來走向的新覺醒,對于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按客觀規律謀劃黨的建設
按客觀規律謀劃黨的建設,是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根本要求。黨的建設講科學,說到底就是尋規律、順時勢、求實效,就是通過深刻認識、全面把握、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自身建設規律,努力克服片面性,減少盲目性,避免隨意性,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我們黨在長期執政實踐中,圍繞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個重大課題,不斷總結和運用自身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鑒世界上一些執政黨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探索形成了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即: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堅持把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同推進黨領導的偉大事業緊密結合起來,保證黨始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堅持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保證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改革創新,增強黨的生機活力;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提高管黨治黨水平。這些基本經驗,體現和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原則。按照客觀規律謀劃黨的建設,首先要堅持和運用好這些基本經驗,同時,還要深入研究這些基本經驗在黨的建設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的具體體現和要求,認真反思過去工作中不講科學、違背客觀規律、表面上熱熱鬧鬧而實際上收效甚微的做法,準確把握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的具體規律,使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方向更加明確、思路更加清晰、重點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明顯。
以科學理論指導黨的建設
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為我們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指導。我們要系統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研究解決黨的建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根據時代發展的新要求、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大力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用新的理論指導黨的建設新的實踐。科學發展觀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也是黨的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實現科學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既是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主題,也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主題。要按照科學發展觀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堅持服從和服務于推動科學發展,把黨的建設成果轉化為科學發展成果,以科學發展成效檢驗黨的建設成效,使我們黨成為善于領導科學發展、確保科學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全面貫徹和體現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建立和完善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充分激發黨內創造活力;遵循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基本要求,把黨的各方面建設作為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促進黨的各方面建設相協調,黨的建設與經濟社會相適應,黨建資源、執政資源優化配置和可持續利用;運用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解決突出問題與建立長效機制、開展集中教育與經常性教育的關系,推動黨的建設健康發展。
- 2009-11-12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 2009-11-11張榮臣: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 2009-11-04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重大部署
- 2009-11-02為什么黨的建設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 2009-11-02黨的建設必須圍繞和服務黨領導的偉大事業
- 2009-10-29施芝鴻:努力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 2009-10-27王駿:黨的建設與國家的發展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 2009-10-27李君如: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舉措
- 2009-10-27建設學習型政黨與“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