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政治體制改革而言,“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其取向是中華民族的社會精英們一直以來夢寐以求希望能夠掌握的“大道”,但是,目前它只是處在體系化制度創新的前夜,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個騰飛的新試點。
三、創造符合規律性的偉大思想
規律性的東西不是人們祈求就可以創造出來的,它只能是被人們去發現和去運用;思想家的創新思想中有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規律性的東西,比如有“社會進化規律”、“體制進化規律”和“行政權力下移規律”等。
1.社會進化規律
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講到:“歷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會制度都只是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無窮發展進程中的一些暫時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必然的,因此,對它所由發展的時代和條件說來,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對它自己內部逐漸發展起來的新的、更高的條件來說,它就變成過時和沒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讓位于更高的階段,而這個更高的階段也同樣要走向衰落和滅亡的。”
恩格斯的這段話,說明馬克思、恩格斯發現了“社會進化規律”;而列寧、毛澤東等領導的革命運動順應了這個規律才取得無產階級革命的成功。假如無產階級革命的領導團隊沒有通透馬克思主義中的規律性東西,那么,無產階級革命就沒有的正確實踐活動,可能轉化為農民起義,也可能轉化為資(中)產階級革命,而不是“后無產階級化”的、落實馬克思主義“按勞分配原則”的“勞動主權”革命。
2.體制進化規律
◎畜牧業產業革命:奴隸主領導社會革命~建立奴隸私有制體制。
◎農業產業革命初期:奴隸解放~新生農民建立土地私有制體制。
◎農業產業革命中期:封建主領導社會革命~建立土地分封制體制。
◎農業產業革命后期:帝王進行體制改革~建立封建帝國體制(天下之濱,莫非王土)。
◎工業產業革命初期:資產階級領導資本主義社會革命~建立起資本私有制體制。
◎工業產業革命中期:①資本主義社會進行體制改革~建立起兩權(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資本股份制體制;②無產階級領導社會革命~建立起資本公有制+計劃經濟體制。
◎工業產業革命后期:①資本主義社會進行體制改革~建立資本帝國體制;②社會主義社會進行體制改革~建立以資本國有制為主的混合所有制體制。
◎信息產業革命初期:①資本主義社會進行體制改革~建立資本與期權混合的所有制體制;②社會主義社會進行體制改革~建立勞動力私有制體制。
- 2009-11-04人權保障“中國模式”
- 2009-10-27人民日報:鐵礦石離“中國模式”有多遠
- 2009-10-26“中國模式”再被熱議
- 2009-10-21百問中國之戰略篇:“中國模式”會取代“美國模式”嗎?
- 2009-10-20俄學者:中國模式是全人類財富 世界將會中國化
- 2009-10-14中共60年執政答卷:“中國模式”驚世人,呈三特點
- 2009-06-29新華網:“中國模式”緣何對世界充滿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