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前沿資訊 > 正文
假如佛陀、孔子和耶穌生活在全球化時代
精神困境的全球化
m.shockplant.com?2009-11-12 15:20? 吳詩凡?來源:中華讀書報    我來說兩句

懷著仁愛之心善待財富

全球化時代人人都離不開金錢。如果佛陀、孔子和耶穌生活在我們的時代,可能也不得不像我們一樣為一日三餐、上下班擁堵的交通、不斷上漲的房價而奮力打拼,很難有時間去思考關系到整個人類命運的大問題。圣人,有時候也會被財富擊敗,如果生錯時代的話。

但佛陀、孔子和耶穌并不反對我們持有財富,他們反對的是財富持有我們,大活人成為財富的奴隸。

佛陀可以做我們的理財顧問。他希望我們做一個既有金錢眼又有道德眼的雙眼人,既能增長財富,又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佛陀教導我們要追求“凈財”,指從事正當職業,遵守國家法律,辛勤勞動獲得的財富。積累財富要從小做起,就像蜜蜂采花一樣,一點一滴,終成巨財。

有了財富要如何使用呢?佛陀說,一要生活足夠而不奢侈;二要堅持修行;三要儲蓄,以備不時之需;四要購置不動產;五要修寺廟;六要建僧舍。佛陀還告誡我們要去除酗酒、賭博、放蕩、聲色娛樂、交壞朋友、犯懶病等惡習,才能確保財富不會來如風,去無蹤。

孔子少談利益不等于他徹底否定利益。恰恰相反,他老人家深諳弗洛伊德的心理學,認為追求財富和地位就像飲食男女一樣,是人再正常不過的欲望,因此他認為應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孔子不鼓勵我們安于貧困,過著食不果腹,茅屋為秋風所破的日子,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一個國家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的慘狀。他希望政府使他的人民富起來,然后“富而教之”,做到“倉廩實而知禮節”。

中國人向來推崇儒商。儒商儒在哪里?就是要將儒家的仁愛放在商業利益之前,或至少將仁愛與利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如果真要做出取舍,儒商會在數個不眠之夜之后做出重義輕利的痛苦抉擇。

儒商內心裝著仁愛,做生意講究誠信,既可以提高公司的聲譽,創造更多雙贏的佳話,又可以降低社會交易的成本和風險,促進商業繁榮和社會進步。如此良性循環,我們的誠信社會就可早日建立。

儒商還要做到像文財神范蠡一樣三聚三散,既銳意進取,生財有道,又富而能仁,樂善好施。雖然將好不容易賺來的銀子拿去做慈善事業也許有點令人心疼,可人生又有什么比給予更大的樂趣呢?

如果只知道耶穌說過“駱駝穿過針眼,比富人上天堂還要容易”這句話,我們一定會以為耶穌是一個仇富的人。

其實并非如此。耶穌認為我們是上帝財富的托管者。上帝很忙,只好將偌大的產業托付給人類管理,托付的方式是根據個人的才能分給多少不等的財富。因此上帝才是世界首富和地球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比爾·蓋茨只不過是他眾多經理人中最成功的一位。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外国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 中文字幕大看蕉永久网 | 亚洲三级理论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57 | 日本欧美另类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