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學創作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勇于創新
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變革與創新,都是在既有文化傳統基礎上進行的。如果離開傳統、割斷血脈,就會迷失方向、喪失根本。不朽的文藝經典往往既滲透著歷史的積淀,又蘊含著時代的理想,既延續著傳統的特點,又創造著新穎的內容和形式。不善于繼承,就沒有創新的基礎;不善于創新,就缺乏繼承的活力。中國文學有著悠久的歷史,五千年的燦爛文明為中國文學積淀了深厚寬廣的思想、情感、文化、語言和藝術資源。繼承,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堅守我們的文化立場,充分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以禮敬、自豪的態度善待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古為今用,更好地傳承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文學的優雅、博大與深厚。要從民族文學和民間文學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東西,為今天的文學創作提供豐富的滋養。
創新是文化的本質屬性和顯著特征。當今社會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人民群眾的閱讀和審美也提出了嶄新要求,必須勇于創新,善于創新。創新意味著超越,需要有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勇氣,需要不斷煥發創造激情、增強原創能力。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推進文學觀念、內容、風格、流派的創新,大力推進文學體裁、題材、形式、手段的發展。現代傳媒對文學創作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特別是影視文學、網絡文學、手機文學等建立在現代傳媒基礎上的文學樣式,在文學創作的很多方面都進行了新實驗,對文學的創作觀念、創作方式、傳播方式、傳播范圍等產生了巨大影響。要高度重視利用影視、網絡等傳媒手段,借助電影、電視劇、視頻、動漫、網絡等樣式,不斷增強文學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經過十多年發展,我國網絡文學已經具有相當規模,盡管它還在發展變動中,不那么成熟,但畢竟出版數字化是個大趨勢,網絡文學有海量的作品、廣泛的讀者,而讀者又以青少年為主體。對于網絡文學這樣的新事物,要積極研究,大力扶持,加強引導,使其健康發展。
五、文學創作應以更寬廣的胸懷面向世界
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中外文化交流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上展開。向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和文學創作經驗學習,博采眾長、為我所用,創作更多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作品,是時代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30年來,外國文學的翻譯和介紹越來越多,讓我們看到了世界文壇的斑斕,領略到了國外文學家們的風采,從中學習了很多,借鑒了很多。當然,外來文化本身具有復雜性,每一種文學的優長都與其產生的文化土壤有著內在聯系。學習借鑒,有一個文化上跨越、藝術上對接的過程。在采取“拿來主義”態度的同時,我們必須堅持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在“地球村”里,文化的民族性正越來越被珍視、被推崇。學習借鑒國外的優秀文化成果,為的是中國文學的創新,為的是滋養我們自己的文學之根,更好地保持和弘揚我們文學的中國本色。
- 2009-10-21文學大國和文學強國
- 2009-10-30文學的發展需要健康心態
- 2009-07-21文學不應丟失“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