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安市統籌推進“三農”發展,支農扶農力度不斷加大,經濟實力獲得持續提升,城市輻射帶動能力持續增強。實踐證明,在新農村建設深入推進的新階段,必須把“三農”工作放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統籌推進,依靠工業力量、城市帶動、農民素質提高,統籌解決“三農”問題。
一要以工業化理念謀劃現代農業。要注重以工業經營模式和新技術、新裝備改造提升傳統農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農業資源綜合利用率。
要突出產業拉動。發展現代農業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目前,南安市農業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只有重視并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才能突破資源環境的瓶頸,提高土地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推動農業良性發展。要在發展規模農業、高效農業、標準農業上下工夫。
要突出工業帶動。發展工業經濟是增強農民收入、改變農村面貌的根本舉措。一方面,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加工是農業發展的導向產業。另一方面,要加快發展農村特色工業。按照農民進集鎮、住宅進小區、工業進園區的發展思路,做好農村工業發展規劃,加快鄉鎮工業小區整合,有效引導各類工業向特色區域、企業向特色園區集中,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基地,提升農村工業發展水平。
要突出科技驅動。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進步,只有依靠現代科技,才能有效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在農業科技研發方面,要鼓勵和引導農業科技人員深入農村生產一線,依托農業高新技術企業或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機構力量。在農業科技示范方面,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高新農業科技成果為依托,以高新技術、新品種示范為核心,以綜合配套技術應用為保證,加快建設發展一批無公害、高標準的農業科技示范場(園區)。在農業科技推廣方面,要加緊建立農業技術推廣平臺,加快科技市場、科技特派員隊伍、科技示范基地和農業科技園等建設。要發揮對臺區位和人文上優勢,加強南臺農業科技合作,形成多層次、全方位、互補互利的農業合作體系。
要突出政策促動。在統籌城鄉發展的實踐中,政策始終發揮著重要的助推作用。要立足市情,從資源利用、科技應用、生態建設、技術服務等方面制定引導政策,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改革不斷深化,農業自主增長能力顯著增強。在政策方面,可出臺相關公共設施建設和經營權出讓相統一的措施,通過市場化運作或有償出讓,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
二要以城市化理念規劃建設新農村。農村城市化是現階段實現城鄉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有效途徑,也是縮小城鄉差別,最終走向城鄉一體化的根本途徑。要用城市理念統領縣域建設和發展,對城市和農村進行統一規劃,合理分工,有序建設,鼓勵社會資源和要素在縣域范圍內自由流動,促進農村地區生產力結構、生產經營方式和農業人口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文化素質等方面與城市文明逐漸趨向同一。
要把建設新農村和推進城市化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投入,使農民告別落后生活方式,滿足農民的物質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要以《城鄉規劃法》為指導,把城市各項專業規劃向農村延伸,形成多層次、全方位、開放式的城鄉一體化新格局。要大力實施農民教育培訓工程,用現代化理念教育培訓現代農民,逐步將農民培養成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現代農民,培養成為合格的產業工人和城市居民。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文化引領型新農村建設模式,通過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底蘊,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強文化館、圖書館、文化站、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扶持發展具有僑鄉特色的民間民俗文化,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為新農村建設注入新的內涵,提供新的動力。
(作者為南安市委副書記)
- 2009-10-30省人大環城工委到清流開展城鄉一體化問題調研
- 2009-10-14農民自主開發 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 2009-06-15社科院:應注重城市質量提高 推動城鄉一體化
- 2009-01-03城鄉一體化不僅是戶口登記一體化
- 2009-01-04統籌兼顧:晉江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實踐與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