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的聯系和區別,要求中國軍隊必須統籌好打贏戰爭能力建設與其他軍事能力建設的關系。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建設既以打贏戰爭的核心能力為基礎,也有自身特殊的規律,涉及理論、人才、裝備、器材、戰法等方方面面,針對性、政策性、專業性都很強,因而要高度重視研究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建設的特殊規律。但同時又要注意避免把非戰爭軍事行動強調到不適當的程度。我軍要應對多種安全威脅,首要的是應對國家被侵略、被顛覆、被分裂的威脅。也就是說,傳統安全威脅仍然是影響國家安全與發展的主要因素。假如過分強調非戰爭軍事行動的重要性,淡化我軍戰爭準備,那就有可能給國家和軍隊建設帶來隱患和不可彌補的損失。
(三)在國家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背景下,確保我軍聽黨指揮、服務人民的性質和宗旨
一是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軍。我軍作為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必須以黨的旗幟為旗幟。 堅持不懈地搞好理論武裝,幫助官兵堅定理想信念,鑄牢精神支柱,是我軍始終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永葆人民軍隊先進性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和長期的戰略任務。
二是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全軍各項建設的首位。新形勢下軍隊思想政治工作的社會環境和條件已經并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發揮作用的領域、對象、任務與過去相比也有了很大不同。因此,要不斷探索和把握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切實增強時代感,加強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更加有力地發揮服務保證作用。
三是毫不動搖地堅持黨領導人民軍隊的一系列根本制度。軍隊的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于黨中央、中央軍委;部隊各級黨委堅持貫徹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實行黨委統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堅持團以上單位設立政治委員和政治機關制度;堅持支部建在連上。這些制度構成了一個嚴密、科學、完整的體系,實現了黨的組織與軍隊建制的緊密結合,實現了黨的領導與軍事行政領導的內在統一,為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證。
- 2009-09-18國防部:美國所謂中國軍事威脅論毫無事實根據
- 2004-12-29鮑威爾:不需擔憂中國軍事現代化
- 2009-04-23美國為何“懷疑”中國軍事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