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拓展,逐步從“國家主權安全”向“國家利益安全”變化,從“三維空間安全”向“多維空間安全”變化,從傳統安全領域向政治安全、制度安全、經濟安全、科技安全、社會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意識形態安全、軍事安全等諸多領域拓展。總體看,中國和平發展具有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但安全問題的綜合性、復雜性、多變性進一步增強。傳統安全威脅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現實安全威脅與潛在安全威脅交織、軍事安全形式與其他安全形式交織、國內安全問題與國際安全問題交織,共同構成中國安全的總體態勢。在這種復雜的安全態勢中,軍事安全處于特殊而重要的地位,軍隊的使命任務必須隨著國家的發展而發展,隨著國家戰略利益的拓展而拓展。
(三)建軍環境復雜期
中國軍事是在中國整體大環境中運行的。當代中國社會變革逐步進入攻堅期。這個時期的顯著特征主要表現為“現代化躁動”。在這個時期,改革開放中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凸顯,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各種社會矛盾相互影響,產業結構快速調整,社會利益格局劇烈變化,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不利于社會穩定的因素增多。與其他先行國家相比,中國的特殊性還在于,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被擠壓在一個時空,疊加推進;另外,社會轉型與體制轉軌同時展開,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等各種矛盾相互交織,錯綜復雜,使中國成為一個典型的高風險社會……軍事變革不是在真空中進行的,而是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推進的。各種不良的社會思潮和社會風氣必然會不同程度地反映到軍事領域中來。此外,敵對勢力把我軍視為其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圖謀的重大障礙,加緊鼓吹“軍隊非黨化”、“軍隊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其實質,就是在思想政治上腐蝕我們的軍隊,妄圖使我軍擺脫黨的領導,以顛覆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和共產黨的執政地位。上述情況表明,軍隊建設的環境處于相對復雜的歷史時期。
(四)內部矛盾凸顯期
為應對世界軍事變革的嚴峻挑戰,中國在基礎相對薄弱的情況下發起了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中國軍隊開始了重大的時代轉型,呈現出鮮明的轉型期固有的矛盾和特點,可以集中概括為:舊的系統正在打破,新的系統尚未形成,武器裝備、作戰理論、人才結構、體制編制、教育訓練等處于重大的時代轉型期。新舊矛盾相互交織,深層次問題浮出水面,諸多已經出現和正在出現的問題亟待解決,可預見或不可預見的問題隨時發生,改革或變革任務十分繁重和艱巨。具體看,當代中國軍事面對著一系列錯綜復雜的矛盾和問題:軍事人才科技素質與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的矛盾,軍隊體制編制與軍隊發展的矛盾,軍隊政策制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軍事能力與履行使命的矛盾。有效解決軍隊建設內部的一系列矛盾是中國軍事承擔的歷史性任務。
- 2009-09-18國防部:美國所謂中國軍事威脅論毫無事實根據
- 2004-12-29鮑威爾:不需擔憂中國軍事現代化
- 2009-04-23美國為何“懷疑”中國軍事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