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努力開創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新局面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事關農村改革發展全局,事關億萬農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只能大大加強,不能有絲毫放松。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統籌協調,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強力推進、政策上全力支持,為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健康發展、開創新的局面提供有力保證。
1.擺上突出位置,切實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領導重視是關鍵。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列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科學發展考核評價體系。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負起領導責任,帶頭抓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真正做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縣、鄉黨委政府處在工作第一線,擔負著具體組織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職責,要把精神文明建設同經濟建設一起安排部署、一起組織實施、一起檢查考核,確保各項工作有效開展、扎實推進。要加強農村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關心和愛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者,切實解決他們工作和生活上的實際困難,鼓勵大中專院校學生投身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確保工作有人管、有人做。
2.著力改進創新,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性。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農民群眾是主體。農民參與度高了、主動性強了,工作才會有持久的生命力。一些地方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之所以難以吸引群眾,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改進創新不夠。必須把創新作為突破口,不斷豐富內容手段、拓展途徑渠道,進一步激發原動力、增強吸引力,使創建活動更好地為農民群眾所歡迎、所接受。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反映群眾愿望,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從群眾需要的事情做起,從群眾不滿意的事情改起,使各項工作既經得起上級部門的檢驗,更經得起人民群眾的檢驗。要適應社會生活的新變化,適應現代傳播手段發展的新趨勢,適應人們參與意識日益增強的新形勢,多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多開辟群眾便于接受的傳播渠道,多搭建群眾樂于參與的活動平臺,最大限度地吸引群眾參與。要帶著對農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始終與農民群眾心連心,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把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與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結合起來,把服務群眾與引導群眾結合起來,在辦好事、解難事過程中倡導新觀念、形成新風尚。
3.推動城鄉共建,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支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有一個大的發展,不僅要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而且需要城市的帶動和支持,需要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幫助。要認真落實中央關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基本方針,加大以城帶鄉、城鄉共建的力度,把引導外部支持與激發內在活力結合起來,形成全黨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動局面。要繼續深化城鄉結對共建活動,不僅組織文明行業、文明單位積極參與,而且動員各個部門、各個行業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不僅幫助農村建設公共設施、治理村容村貌,而且支持農村改善文化條件、開展科技培訓,使城鄉共建不斷向廣度拓展、向深度推進。在這方面,全國文明城市和先進城市要帶好頭,進一步加大對所轄農村地區精神文明建設的投入,建設更多的文明村鎮。要完善考評激勵機制,把城鄉共建工作納入文明城市測評指標,推動城鄉精神文明協調發展。要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總結成功經驗,完善長效機制,做到常下鄉、常在鄉,更好地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惠及廣大農民群眾。
![]() ![]() |
- 2009-09-22劉云山出席第11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表彰座談會
- 2009-08-27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暨先進表彰大會召開
- 2009-06-12扎實做好精神文明建設和新一輪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 2009-01-14李長春:精神文明建設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 2008-02-25開創網絡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