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課題成果 > 正文
1問:中國教育如何擺脫“危機”
m.shockplant.com?2009-10-20 08:36?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改革教育體制,培養合格公民

還記得,溫總理2007年5月14日在同濟大學的演講中指出:“一所好的大學,不在高樓大廈,不在權威的講壇,也不在那些張揚的東西,而在有自己獨特的靈魂,這就是獨立的思考、自由的表達。要通過討論與交流,師生共進,教學相長,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學術氛圍,并不斷完善和發揚,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這樣,真正的大學就形成了,就會有一批有智慧的杰出人才出現,整個國家就有了希望。”

這段話在本質上回答了如何才能培養出杰出人才。但如何具體化?這就是正在制訂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主要任務。

這年9月14日,溫總理曾希望我就“如何辦好大學”這一問題提出建議。半年后, 我在很多同志的幫助下交“卷”。總理在復信中肯定了我們的努力,并指出:“倘有更多的人思考、討論這個問題,對于辦好大學必有益處……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不能停留在議論上了,必須有更多切實可行的措施,必須有更大的作為。”

現在把我們的意見摘要如下,歸納起來是“一二三四五”, 很希望其要點能在《規劃綱要》的最后版本中有所體現。

“一個中心”: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合格公民。

“兩個基本點”:教育公平;教育質量。

需要轉變“三個觀念”,并有政策配合: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正確對待各種學位,學生的興趣愛好決定了最適合他的學位;減少名校情結,對學生來說,適合他的學校才是最好的學校。

關注“四個要素”:有形資財,人力資源,文化內涵與辦學體制。

其中,人力資源包括優秀的教師、學生與管理人員。大學有沒有優秀學生,以及他們能否在一流教授的指導下,在人文、科學技術的前沿探索方面或為社會服務方面,以極大的興趣與好奇心,夜以繼日地努力奮斗,是大學能否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必要而充分的條件。

溫總理在講話中提到“英國這樣一個不大的國家,僅劍橋大學就培養出8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我深有感慨。幾年前我曾夜訪劍橋大學,晚上10點,仍見大批優秀學生與導師在實驗室科研——在世界一流大學,這種情景到處可見。

10年前,我與劍橋大學校長交流時發現:復旦科研經費只是劍橋的1/10, 幾乎全部用在儀器設備上;而劍橋科研經費支出中,只有1/10用于儀器設備, 其余9/10全用于人:聘最好的教師,招最好的學生。兩校用于儀器設備的費用一樣,但劍橋用于師生的費用則大大超過復旦。現在,我國名校的經費與世界的差距大大縮小,但用于人的經費依然大大低于國際水準。溫總理提到,要有“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這應體現在辦學的各個方面。

文化內涵是四要素的核心,大愛是文化內涵的重要內容。獨立的思考,自由的表達,寬容、不浮躁的學術環境,都是大學應有的文化。良好的學術環境是造就杰出人才的必要條件。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 在线观看免费的成年影片 | 天天爱天天久久 | 婷婷开心色四房播播 |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 中文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