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加快研究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發起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機構的辦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筆者認為,意見中提出的該項措施,的確能為中小企業發展注入新動力。不過,要使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得到更加妥善的解決,還需要加強中小企業的信用能力建設,提高企業自身的信用度。
中小企業信用度低下
中小企業融資難,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小企業信用度低下。一是目前部分中小企業誠信意識低下,制假售假、違約毀約、惡意逃債、偷稅漏稅、虛假合同、價格欺詐等失信現象屢禁不止。還有一些中小企業沒有真正理解和認識到誠信經營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導致經常發生經營上的失信行為,重貸輕還,隨意拖欠貸款本息,有的甚至惡意逃廢銀行債務,損壞了中小企業的形象。二是企業對自身財務管理重視不夠,財務信息真實性難以保證。目前,我國一些中小企業很少設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或人員,缺乏對企業財務信息真實性和準確性方面的有效監督,即使在較為健全的財務制度下,信息的真實性也無法保證。比如,在受理貸款卡申請發放行政許可業務中,有些企業提供虛假財務報表的情況時有發生,因為企業財務報表本身就不規范或者根本就沒有財務報表。三是企業失信成本低,沒有后顧之憂。道德的約束軟弱無力,加上中小企業征信體系不是很完善,法律的監督制約和懲戒力不夠,致使許多中小企業為求生存,在短期利益面前,對失信行為習以為常,熟視無睹。四是產權不清助長企業失信行為。從目前情況看,部分企業產權制度不清,責任不明,浪費、逃廢和拖欠銀行貸款的情形時有發生,銀行找不到最后責任人和承諾人;雖有不少部門可以代表國家對企業行使某個方面的權力,但卻沒有承擔相應的責任;同時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又幫助企業去干預銀行向企業貸款,從而在銀行體系里形成了巨額的呆壞賬。
客觀環境制約信用度提高
客觀方面看,一是企業實力弱,資信度低,導致企業融資能力不強。一些企業規模小,資產少,擔保能力弱,部分企業租賃房產經營,無資產抵押,難以獲得融資支持;部分企業負債率高,資產幾乎全部抵押,貸款規模無法放大。二是抵押方式單一。抵押物一般為土地、房屋等,利用設備、股權、債權等實行抵押貸款基本沒有推行。三是信用擔保水平極低。企業之間不愿合作,效益好的大企業大都不愿意給中小企業作擔保,企業之間的擔保融資無從談起。四是地方政府對中小企業的呵護力度不夠,市場環境不利于中小企業生存。目前,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當今中國市場秩序還不是十分健全、甚至充斥著強買強賣、以次充好的商業環境里,需要政府管的事情真的太多。目前,對中小企業來說,最迫切同時也是最缺乏的就是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正是這種欠公平的市場環境,將中小企業逼到了弱勢加困難的境地。五是中小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無序。目前中小企業的信用信息處于分離狀態,分散于工商、海關、法院、技術監督、財政、稅務、銀行等多個部門,對企業的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并沒有一個統一的部門。雖然以我國央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為主的征信體系正逐步完善,但也只限于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其他征信機構還沒有形成聯網操作,難以真正做到信息資源共享。再者,由于目前還沒有出臺征信法,相關管理部門從保密和保護企業隱私出發,一般不愿意提供企業信用信息。要準確、完整采集企業信用信息還任重道遠。
提高企業信用度需內外兼修
增強中小企業的信用意識。經營企業和做人是一個道理。盡管中小企業屬于企業中的弱勢群體,但是要深刻理解和明白“企業無信則不立”和“誠信面前無大小”的道理。只要中小企業能夠自覺做到誠實守信,就一定能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尊重,從而在社會上成功立足,那么,獲得金融部門的信貸資金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務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加強信用宣傳和信用制度建設。各級地方政府應從推動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角度出發,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一方面政府應著力打造誠信政府形象,帶動和督促中小企業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財務制度,規范企業信用行為;另一方面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建立誠信企業獎勵和失信企業的公示通報制度,努力營造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誠信氛圍。
盡快建立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制度。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制度能夠有效分散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風險,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近年來全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已取得積極進展。下一步,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要通過合理確定并適當降低貸款擔保收費標準,簡化貸款擔保手續,縮短貸款擔保辦理時間等辦法提高信用擔保質量。還要加強與銀行協商,爭取在授信額度內采取“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環擔?!狈绞剑岣邔彵:头刨J效率。
積極投保企業信用保險。信用保險是企業在采用賒銷方式銷售商品時,對于因買方破產或拖欠造成的壞賬損失,由保險公司按照約定的條件承擔經濟賠償的險種,它能夠有效地幫助企業規避和轉嫁信用風險,降低高額壞賬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這里須提醒中小企業主的是,企業在融資時銀行考核的關鍵是企業的還款能力和企業的信用情況,信用保險可承保企業買家的信用風險,從而間接的提升企業的信用狀況,而企業自身的信用度以及規范的管理才是贏得銀行信任的關鍵。(作者系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銀行業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
![]() ![]() |
- 2009-09-14用信用檔案代替黑名單更具威懾力
- 2009-09-13福建省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揭牌開業
- 2009-03-16
五部委發文支持信用銷售 鼓勵分期付款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