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法特死因引多重質疑 阿拉伯世界或迎變革
m.shockplant.com?2012-08-14 17:12? 陳君 蘇潔?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死因背后的“內斗說” 2009年7月,也是半島電視臺,也是關于阿拉法特死因的一則報道,曾讓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陷入尷尬。 “2003年,阿巴斯曾與以色列前總理沙龍、美國前副國務卿威廉·伯里斯以及美國國家情報局官員秘密會見,密謀對阿拉法特下毒。”卡杜米說。 卡杜米是巴解組織元老、阿拉法特的戰友,但與阿巴斯長期不和,住在國外。他在接受半島電視臺專訪時說的這段話,當時引發嚴重后果,節目播出后三天,巴民族權力機構就以節目帶有煽動性、有失公正為由,中止半島電視臺在約旦河西岸地區落地。 《什么殺死了阿拉法特》同樣將矛頭屢次指向阿巴斯領導的巴民族權力機構,這次出鏡講述的是穆罕默德·拉希德。 穆罕默德·拉希德是遺老派代表,曾擔任阿拉法特的經濟顧問。今年6月,他因為貪污罪被缺席判處15年監禁。 他的密友巴前安全高官穆罕默德·達赫蘭也被逐出了權力中心。穆罕默德·達赫蘭2011年6月被法塔赫以走私武器為罪名開除黨籍。 穆罕默德·拉希德曾表示,將披露阿巴斯全部“罪證”。半島電視臺紀錄片中引用為阿拉法特治療的醫生的話說,阿拉法特離世是“政治事件”,而非“醫療事件”,應該向“拉姆安拉方面”(巴民族權力機構)詳細了解。 盡管蘇哈提出的尸檢要求有悖穆斯林傳統,但在洛桑大學放射物理研究所報告出來的第二天,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就表示,同意對阿拉法特開棺驗尸。 7月6日阿巴斯緊急飛往巴黎會晤美國務卿希拉里,就死因調查一事進行溝通。 美國稱調查可能影響巴以和談,希望看到巴方的讓步,而阿巴斯則堅持聯系瑞士洛桑放射物理研究所,請他們派專家組來驗尸。美國《時代》周刊認為,阿巴斯此舉是要澄清自己的嫌疑。 繼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所領導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已準備好與各方合作,以確定前主席阿拉法特的死因后,控制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也要求巴民族機構牽頭成立一個全國委員會,查實元兇。 在阿拉法特在世時,哈馬斯并不愿意承認他的領袖地位。 2004年,阿拉法特逝世直接促使哈馬斯沖向政治前線,與法塔赫的內斗明朗化。阿拉法特一直是阻礙哈馬斯成為巴主流政治勢力的最大障礙,而2006年,哈馬斯在議會選舉中獲勝。從那時起,就有人揣測哈馬斯那些年是不是也著力“加速”阿拉法特生命的終結。 今年5月,法塔赫與哈馬斯就組建過渡政府和啟動大選等事宜達成一項執行和解協議的共識,巴中央選舉委員會被允許在加沙地帶為籌備大選開展工作。這將是巴勒斯坦自2006年以來首次地方選舉。 法塔赫一直為重回加沙而努力。隨著地方選舉逐漸臨近,法塔赫高調調查阿拉法特死因一事,也是借助已故領導人威信,在地方選舉中增加對抗哈馬斯的籌碼,增強加沙民眾對法塔赫的認同感。 “可見,爭斗一直存在。實際上自2007年來,哈馬斯與法塔赫是分裂的,雖有表態重新聯合,但沒有實際效果。”中國現代關系研究院副院長李紹先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圍繞阿拉法特死因重掀波瀾的背后,有濃重的巴內部政治斗爭的意味。 8月6日,巴勒斯坦外交部新聞官員阿布·加澤爾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在對待已故領袖阿拉法特的問題上,“哈馬斯和法塔赫有共識。在政治訴求上,兩者有差異。但我們面對共同的問題,要維護共同的國家。”他認為,阿拉法特的死因最終會天下大白,但需要國際社會的公正的關注。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3]阿盟機構將成立國際調查委員會查明阿拉法特死因
- [ 07-13]阿拉法特死因查明系中毒身亡 具體毒藥尚未確認
- [ 07-13]阿拉法特死因查明系中毒身亡 具體毒藥尚未確認
- [ 07-13]阿拉法特死因調查委員會稱 阿拉法特死于中毒
- [ 07-12]阿拉法特遺孀擬提訴訟查亡夫死因
- [ 07-12]阿拉法特遺孀擬在法國提訴訟 冀查亡夫確切死因
- [ 07-11]阿拉法特死因攪動巴以關系 重啟和平進程或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