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無法完成的任務
塔利班政權的垮臺,從一開始,就是美軍及其盟軍與阿富汗“北方聯盟”合作的成果。但塔利班武裝,從來沒向美國設想的那樣被徹底鏟除,甚至反復出現“越打越多”的怪象。從來沒有“決戰”的決戰、不像“結果”的結果,幾番拉鋸、多個回合后,美國終于想明白:投入越多,只會在泥潭里陷得越深。更頭疼的是:緊隨阿戰而來的伊拉克戰爭,美軍幾乎全力投入,根本無暇東顧,阿富汗局勢持續惡化。
2005年,塔利班卷土重來,兩年里就占據了巴阿邊境大部分地區,其通過游擊戰建立的根據地勢力日益強大,并且利用巴基斯坦國內沖突擴大影響,威脅巴基斯坦的穩定。
2007年9月至翌年9月,美國陷入阿戰最黑暗的一年,其間2000多名聯軍士兵死亡。從2008年到2009年兩年間,美國共增兵54500人,駐阿富汗美軍總人數達到10萬人。
奧巴馬上任后,推出“阿巴新戰略”,將反恐重心從伊拉克轉移至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集中力量打擊塔利班武裝和“基地”組織。增兵后的美軍,加緊了對塔利班武裝盤踞的阿富汗南部地區的清剿。盟軍在坎大哈的軍事策略有所調整,重建優先,軍事行動為輔。2010年9月,盟軍又展開大規模行動,到10月底,塔利班被迫從盤踞多年的坎大哈周邊據點撤離。
盟軍還一改以往做法,不再固守一些傳統戰略要地,如首都和大城市、交通要道、阿巴邊境地區等地,主動出擊、派遣小分隊深入偏僻鄉村清剿塔利班。
新戰術效果明顯。今年3月,聯合國安理會報告指出,叛亂分子控制的地區減少,由于在北部和西部省份的軍事行動節奏加快,越來越多反政府武裝希望加入當地整編計劃。報告稱,在首都喀布爾,阿富汗的安全部隊在打擊叛亂方面越來越有效率。
然而,即便是拉丹被擊斃,始于反恐的阿戰非但沒有終止,同一天,塔利班還對駐阿聯軍發動了代號“巴達爾”的攻勢。隨即,阿富汗暴力事件飆升,961名平民傷亡,成為2007年以來最血腥的一個月。
此時,美國的態度也悄然轉變。稍早前,奧巴馬在公開演講中,塔利班不再被定義為“敵人”。這也意味著,阿戰十年,根除塔利班、在阿富汗組建一個親西方的“民主”政權,成了美國十萬大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2011-06-01美國第一大軍火商遭黑客攻擊 美媒目標指向中國
- 2011-08-20美軍在阿富汗或駐扎至2024年 鄰國強烈不滿
- 2011-08-09奧巴馬:美軍將繼續完成在阿富汗使命
- 2011-08-10美軍對直升機在阿富汗被塔利班擊落展開調查
- 2011-08-07阿富汗塔利班擊落美軍直升機 31名美軍官兵身亡
- 2011-08-07阿富汗塔利班擊落美軍直升機 31名美軍官兵身亡
- 2011-08-06北約直升機在阿富汗墜毀造成31名美軍特種兵身亡
- 2011-07-26美在阿富汗簽署運輸合同 部分資金流入塔利班
- 2011-07-22美軍重新考慮駐阿富汗部隊補給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