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4日,華盛頓,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舉辦野餐會宴請軍人家庭,以慶祝美國獨立日,并發表了獨立日演講。
中新社華盛頓8月4日電 題:50歲奧巴馬壯志難酬 來路艱辛前路迷茫
中新社記者 吳慶才
“明天我真的五十歲了,這意味著當我起床時會收到一封退休者協會(AARP)的郵件,要求我打電話給奧巴馬總統,告訴他要捍衛醫療保險。”
3日晚,奧巴馬在芝加哥為他舉辦的50歲慶生及競選籌款晚宴上的這番自嘲引起滿堂大笑。1961年出生的他將在4日正式邁入半百之年,他的家人、朋友當晚還在白宮為他舉辦“內閣版”生日聚會。
奧巴馬借美國最大老年組織說事,無意中也暴露了他的雙重尷尬:一是這位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之一已不再年輕;二是不再年輕的總統依然壯志難酬:即便力推的醫改也需苦苦捍衛。
不過迄今為止,奧巴馬對50歲的自我感覺良好,雖然就任總統后華發徒生,但兩個女兒卻覺得他有白發更“派頭”,第一夫人雖稍嫌他變老,但也覺得他依然“可愛”。
在“鐵桿”粉絲眼中,奧巴馬也依然受歡迎。3日晚有2400多人冒著酷熱天氣參加了他的慶生和籌款晚宴,入場門票價格少則50美元,最高達3萬5千多美元,加上一眾名星的傾情捧場,堪稱“豪華”。
這是奧巴馬急需的“慰藉”,在剛剛落幕的兩黨提債和減赤談判中,右翼共和黨人要挾他,左翼民主黨人拋棄他,夾縫中的他并不好受。
最終,妥協讓他收獲期待已久的“生日禮物”――化解債務危機。但卻也讓他丟掉更多。就在奧巴馬生日當天,蓋洛普最新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僅為42%。與就任之初相去甚遠。
即便第二家鄉芝加哥這樣的支持者大本營,一些粉絲也開始拋棄他。3日晚,百余名原本支持奧巴馬的示威者在慶生會場外抗議他未兌現推動移民改革的諾言。
反對黨更借機大作文章。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里巴斯等3日召開記者會,宣布不歡迎奧巴馬回芝加哥老家。“奧巴馬回芝加哥唯一做的一件事、也是他真正擅長做的事就是籌款來保住自己的‘飯碗’。”普里巴斯說:“自他上任以來,我們已丟掉250萬個工作,但奧巴馬看來唯一的工作就是關注他自己的事。”
奧巴馬在慶生晚宴上回應說,自己從前任那里繼承的很多挑戰不會一夜之間就得到解決。“我曾說過:‘是的,我們能’,但是我也說過這并不容易。”
奧巴馬的語調又快又高,這讓人依稀看到了他競選總統時的風采。然而,他聲音沙啞,不時擦拭額頭的汗水,偶爾流露的疲憊神情也被攝影記者捕捉。
許多媒體比較他就任總統前后的照片發現,那個意氣風發的奧巴馬如今確實變老了:他的頭發變白、變灰了;最重要的是他激情不再甚至熱衷妥協。
許多粉絲不禁嘆了口氣,短短時間內究竟發生了什么?而白宮將第一個告訴你,奧巴馬這近三年的工作并不容易。他繼承了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和伊拉克、阿富汗兩場戰爭;他任內遭遇歷史上最大一起墨西哥灣漏油事故;他所在的政黨丟掉國會的控制權;他不得不與國會打預算和赤字兩場大戰;他甚至不得不被迫抽時間來證明自己的“出生”。
客觀而言,奧巴馬的政績還算不俗:他處理了金融危機,強推了醫改法案,他力主與俄羅斯簽署了歷史性的核裁軍協議,他任內18次旅行去了30多個國家,他還是美國歷史上第四位獲諾貝爾和平獎的總統。
盡管政績很“豐滿”,但政治卻很“骨感”――政治對手、特別是茶黨幾乎“逢奧必反”的態度令他無法施展政治抱負,反而淪為許多黨內同僚眼中的“投降”總統;而在美國民眾眼中,兩黨內耗固然“惡劣”,而經濟和就業持續不振則是不可原諒的“惡例”。
2008年,奧巴馬經歷多場惡戰才以“黑馬”的姿態闖進白宮,來路不可謂不“艱辛”。他以50歲的生日為起點再次向“衛冕”之戰發起總攻,盡管連任之路未必“渺茫”,但未來的路怎么走卻依然“迷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