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14日訊 進入三月份,風雨飄搖的民主黨政權開始面臨垮臺的危機。而危機的導火索依然是困擾民主黨的政治資金丑聞。3月6日,日本外相前原誠司宣布辭職,因其接受韓國籍燒烤店老板20萬日元獻金,違反了日本政治資金規正法中禁止接受外國人政治捐款的規定。前原的辭職對支持率已經跌到不足20%的菅直人政權來說是一沉重打擊。前原以政治清廉自詡,在日本塑造了良好的政治形象。菅直人的上臺也仰賴前原派50多名議員的支持,菅直人上臺后投桃報李,任命前原派的仙谷由人為官房長官。前原還是菅直人在民主黨內打擊小澤一郎的一個主推手,因此前原派的退潮會增加小澤派系在民主黨內的權重,會使菅直人的日子非常不好過。
前原剛剛辭職,菅直人自己也發生了政治資金丑聞,菅直人這幾年接受了一名韓國籍人士104萬日元的政治獻金。但他解釋稱不知道捐款人是韓國國籍,并表示將全額返還。菅直人說“今后將為工作竭盡全力,希望得到大家的諒解,但不會因此辭職。”前外相前原誠司因接受韓國人的政治獻金而引咎辭職,菅直人也必定難逃在野黨的嚴厲追究,此事可能會使他面臨下臺危機。根據日本媒體的輿論調查,70%的選民稱菅直人應在7月前辭職,辭職后應立即舉行大選。今年3月到4月是政府財政預算的關口,也是統一地方選舉的選舉期,剛剛結束的名古屋議會選舉,民主黨慘敗,日本減稅黨成為愛知縣第一大黨。所以,菅直人很有可能在4月份民主黨統一地方選舉失敗后辭職。今年的6月至7月是今年春季通常國會結束時期,在通常國會上不能完成政治使命必然產生巨大的政治壓力,即使菅直人躲過了4月份的辭職,也不可能撐過7月份。
但是3月11日下午發生的日本東北部特大地震,卻將全日本的焦點從菅直人政府收受政治獻金一事轉移開來。這場里氏9級地震引發了巨大的海嘯,給日本東北沿岸地區造成嚴重的破壞。日本首相菅直人將其稱為二戰以來日本面臨的最大危機。震后不久,日本朝野政黨立即表明了以救人、救災為第一要務的合作姿態,菅直人的下臺危機,暫時得以避免。日本政府宣布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日本自衛隊也派遣10萬官兵參與救災。在抗震救災的大義名分下,日本反對黨開始謹慎言行,放松對菅直人的政治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