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全球“維基解密”網站支持者們發起的報復性網絡襲擊活動已經引起了美國政府的關注。美國司法部長埃里克霍爾德9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美國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了一些由電腦黑客發起的網絡襲擊事件,正在調查此事。 同一天,荷蘭海牙一個專門針對高科技犯罪的司法機構拘捕了一名16歲少年,該少年承認參與了攻擊萬事達和Visa信用卡網站的行動,有關該少年的其他信息尚未被披露出來。
知名網站遭“圍堵”
知名社交網站“臉譜”和微型博客網站“推特”9日開始刪除對萬事達國際組織和威士國際組織發起黑客攻擊的網絡用戶。
但是“推特”網站當天下午發現,維基解密網支持者在原有賬戶被刪除后“改頭換面”,再次發起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
路透社分析,“臉譜”、“推特”這類直接刪除賬號的做法或許起不了太大作用,因為黑客可以變換身份,利用不同聊天室繼續組織網絡襲擊。
匿名黑客網絡留言說,維基解密網支持者既“不是民間治安維持者”,也“不是恐怖分子”。
另有維基解密網支持者說,他們會展開更多網絡攻擊,以報復干擾維基解密網運行的行為。
一名自稱“冷血”的該團體發言人9日表示,任何與“維基解密”為敵的機構或個人都將成為受襲對象,他們還把不久前宣布終止與“維基解密”合作的美國亞馬遜網絡服務公司列為下一個攻擊目標。
此后不久,“匿名者”又通過推特網站發表微博稱,由于亞馬遜公司的網絡防護功能過于強大,他們暫時無力對其發動襲擊,接下來他們將把矛頭集中指向美國貝寶(PayPal)公司。
普京批評西方假民主
針對英國警方日前采取的拘押“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行動,俄羅斯總理普京和巴西總統盧拉均在9日發出了批評之聲。普京表示,這一事件足以說明西方國家的虛偽,他們經常批評俄羅斯不夠民主,其實真正不民主的是他們自己。
在“維基解密”公布的美國外交秘密電報中,美國外交官不但將俄羅斯描繪成“匪幫國家”,而且還將俄總統梅德韋杰夫稱作“蝙蝠俠”普京的助手羅賓。對此,普京9日再次回應說,美國外交機構的信息來源“本來就不干凈”。
盧拉表示,西方國家實際上是在“打擊言論自由”。事實上,“匿名者”也曾發表公開信說:“我們的目標很簡單:贏得互聯網的自由權利,它不應該受到任何團體、公司或政府的任何形式的控制。”
- 2010-12-10北約防俄入侵計劃曝光惹惱莫斯科
- 2010-12-10高清:維基解密地下掩體曝光 可抵抗氫彈爆炸沖擊波
- 2010-12-08陸克文指責美國應對外交電文外泄事件負責
- 2010-12-08盡管被捕 阿桑奇有望成為年度“時代人物”
- 2010-12-08維基揭秘網創建者自首(組圖)
- 2010-12-08維基解密網站表態稱將繼續解密
- 2010-12-10歐洲媒體:美國對維基解密反應過激 狂妄虛偽
- 2010-12-10澳政府認為維基解密違法 但有公眾對此有爭議
- 2010-12-10報道稱美欲援引百年前間諜活動法指控阿桑奇
- 2010-12-10澳大利亞政府稱美國應對被揭秘自負其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