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10日電(李忠發 李琮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亞太局局長阿賈伊·奇伯10日在北京表示,八國集團領導人設定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顯然“不夠”,應該設定更具體的減排時間表并明確減排責任。同時,發達國家應該承擔減排的首要責任。
這是奇伯就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亞太局局長后首次訪華。他分別和中國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科技部等部門的官員進行了晤談,“就如何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以及中國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問題”交換了意見。氣候變化是他此次中國之行的主要議題。
“八國集團領導人設定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顯然不夠,因為他們只是設定了減排遠期目標,并沒有設定中期目標,同時也沒有明確減排的基準年份。”奇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在意大利拉奎拉舉行的八國峰會期間,八國集團領導人8日在會晤后發表了一份溫室氣體減排聲明,稱愿與其他國家一道,到2050年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至少減半。分析人士認為,這份聲明意在通過遠期目標將發展中國家先行納入減排框架,以便向發展中國家轉嫁減排責任。
根據200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制定的“巴厘島路線圖”,國際社會應在兩年內就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達成新協議草案,供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大會批準。
“不容置疑,發達國家造成了大部分的溫室氣體排放,他們應該承擔減排的首要責任;同時,那些發展迅速的發展中國家也需要采取措施,既能保證發展,又能兼顧氣候變化問題。”奇伯說。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強調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才是正確的選擇。”他說。
奇伯表示,發展中國家需要幫助本國人民走出貧困,提高生活水平,但同時他們不應該重蹈覆轍,走發達國家在過去100年間走過的發展老路。發展中國家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和技術上的幫助,發展綠色、低碳經濟。
奇伯對中國在節能減排方面所作的努力表示肯定。他表示,雖然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大,但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非常小。中國已經清楚地認識到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并開始在刺激經濟計劃中大量投入資金用于應對氣候變化。
事實的確如此。中國是第一個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明確提出,從2005年到201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將降低20%左右。在去年中國政府出臺的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計劃中,有5800億元人民幣用于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項目。
“在發展低碳經濟中,中國將成為發展中國家的領跑者,其他國家也會從中受益。”奇伯說。
![]() ![]() |
- 2009-07-09聯合國高官要求以色列必須拆除隔離墻
- 2009-07-08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敦促洪都拉斯盡快恢復憲政
- 2009-07-02聯合國官員稱朝鮮出現新糧荒 870萬朝鮮人斷糧
- 2009-06-26聯合國報告指加拿大成全球主要毒品生產供應商
- 2009-06-24聯合國頒發“公共服務獎”鼓勵公共服務創新
- 2009-06-21聯合國欲擴大朝核制裁名單
- 2009-06-17俄將聯合國觀察團撤離格魯吉亞責任歸于西方國家
- 2009-06-16聯合國秘書長:伊朗人民真實意愿應得到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