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足價穩、活動多元…… “五一”假期消費市場熱度持續攀升
2025-05-01 17:39:4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五一”假期將至,消費市場熱度持續攀升。全國各地豐富市場供給,優化消費服務,消費市場活力足、人氣旺。 節日市場供應豐富 價格平穩 在北京一家大型生鮮超市里,各類時令蔬菜、生鮮水果擺滿了貨架。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在國家“體重管理年”的號召下,消費健康化、輕食化趨勢日益明顯,生菜、西蘭花、魚蝦等輕負擔、減脂類食材頗受消費者青睞,為此門店也加大了供貨力度。 京東七鮮超市北京五彩城店店長 劉巍:在五一前夕,最新啟動了天津等幾十個蔬菜、水果、海鮮、肉類的產地直發,整體供應量比平常增加了15%以上 。魚、蝦等這些海鮮水產品,依托冷鏈物流體系,從捕撈到裝箱最快可以24小時到達門店。此外,配送的崗位比平常增加大概20%以上的人力,保障節慶市場的供應。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各地商超將綠色農產品作為節日的主推商品。在江西南昌一家超市,商家特意推出了綠色農產品直供專區,消費者通過掃描標簽上的二維碼就可以查看產品的種植、加工、包裝等信息,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透明化溯源。 江西南昌市新建區居民 熊雪嬌:以前我們買菜、買米、買油都只看價格和品牌,現在掃碼就知道產地、廠家、農藥殘留的檢測報告,甚至菜譜的做法都有,我們吃得特別放心。 隨著五一假期的臨近,為確保市場供應穩定,當地對線下商店擴大平價商品種類,每天保證至少12種蔬菜品種低于市場均價15%銷售,其他農副產品的銷售價格不高于周邊同品種市場價格。 江西南昌市旺中旺生活超市洪興店副店長 劉香林:為保障物品供應充足,我們超市的蔬菜、肉類、糧油按以往的2到5倍供應量進行備貨,并且專門設立平價農副產品的區域,一天一換。保障顧客能夠隨時購買到新鮮、實惠的農副產品。 量足價穩供應有保障,當地還利用自建的供銷集配平臺,打通城市社區生活必需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凌晨2點,在江西南昌一家供銷平臺的中央倉儲里,配送員們正在忙著把米菜油訂單需求下達到各個專用倉庫里。走俏的小袋裝大米和面粉、雜糧等被分類裝配進箱。 配送員 林海:這段時間訂單特別多,幾乎每天要工作到早上6點才能把所有訂單發出。 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節前全國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總體平穩。節日期間,各級商務部門將加強值班值守,密切關注市場形勢,持續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 豐富供給 “以舊換新”帶動消費熱潮 當加力擴圍的“以舊換新”政策與“五一”假期相遇,一場消費熱潮正席卷全國。 從智能家電到新能源汽車,各地緊扣綠色化、智能化消費趨勢,以真金白銀的補貼、創新多元的活動,為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 節日前夕,在江蘇鹽城各商圈,智能手機、空調、掃地機器人等家電區人頭攢動。伴隨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驅動,各大商圈以舊換新熱門商品供應充足,部分商家疊加推出滿額直降活動。一家新能源汽車服務中心,展廳內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在各項汽車消費政策的加持下,不少市民前來看車、試車。 從4月30日起,江蘇省鹽城陸續發放200萬元汽車消費券用于節日消費,其中對新能源汽車購置給予重點傾斜。工作人員介紹,不少客戶提前鎖定心儀新能源車型下單,就等消費券發放后前來抵扣購車款提車。 上海進一步加力支持汽車置換更新,補貼范圍擴大至外牌舊車。不少汽車門店迎來了一輪看車潮。在上海楊浦區的一家汽車門店,這幾天的客流量增長了30%以上,五一期間的日均預約看車的客戶比平時多了一倍。而來看車和試駕的客戶中,很多人正是沖著購車補貼擴圍來的。 上汽大通經銷店銷售總監 周崢辰:為響應國家以舊換新政策,我們將上海車展期間的促銷政策全面延續至“五一”假期。針對“五一”購車高峰,我們將訂單系統線上化,通過銷售庫存的協同,鄰近城市的庫存調撥,縮短消費者提車時間,全力保障節日市場供應。 此外,多地加力推動生活類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活動。寧夏將在“五一”期間舉辦24場以舊換新主題活動,確保“五一”假期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資金不少于4000萬元。貴州遵義購買家電可享5%直補疊加延長保修服務。 (總臺央視記者 丁雅妮 陳茜 高淼)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