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和角落”見真章(思想縱橫)
2025-04-24 09:31:5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翁晗 我來說兩句 |
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把“改進調查研究”擺在第一位。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重在求“深”,不能只看“花瓶和盆景”,更要看“后院和角落”。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展調查研究就是走群眾路線”。對于黨員干部而言,人民群眾的每一件小事都是關系民生的大事。“后院和角落”中的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可能存在著基礎設施老化、環境衛生差等問題,直接關系群眾生產生活,是在調查研究中必須直面和解決的。 “我如果光是看好地方,就難免樂觀,感覺指日可待,就會作出錯誤決策。不要文過飾非,不要因為我們看了心情沉重就遮遮掩掩。”黨的十八大后,在一次全國兩會“下團組”時,習近平總書記語氣堅定地說。2000年7月2日,烈日當空,正值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走進福州市棚戶區連片的蒼霞社區一幢二層木屋。在蒸籠一樣的木板房中,他詳細詢問群眾生活情況。“大家知道為什么要選在這個時候來棚戶區調研嗎?就是想讓大家親身體驗百姓疾苦,加快棚改步伐。”從木板房里出來,習近平同志這樣講。此次調研后不久,蒼霞棚屋區改造工程就拉開了帷幕。 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重在真發現問題、真面對問題、真解決問題,只有把更多目光投向看似不那么光鮮亮麗的“后院和角落”,多從細節細微處用功用力用情,多朝著基層走、奔著問題去、向著難處攻,始終秉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才能讓調查研究真正成為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提高履職本領、強化責任擔當的有效途徑。有的領導干部到基層調研時搞得大張旗鼓、熱熱鬧鬧,到頭來卻什么實際問題都沒有發現,什么問題都沒有解決。這背后,或許有工作方法不得當的原因,但也不排除是因為調研的形式主義色彩太濃、官僚主義味道過重。還有個別領導干部在調研時習慣于坐在車上沿著設計路線隔著車窗看亮點、看表面,只看到了面子上的光鮮亮麗,卻忽視了“后院和角落”的急難愁盼。這種“觀光式”調研,不僅失去了調查研究應有的價值和意義,而且疏遠了黨群干群關系,對黨和國家事業有百害而無一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防止為調研而調研,防止搞‘出發一車子、開會一屋子、發言念稿子’式的調研,防止扎堆調研、‘作秀式’調研。”搞調查研究,說到底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前提在于發現問題、直面問題。只有鞋尖常掛露珠、多沾泥土,多到街頭巷尾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談心交心,敢于鉆矛盾窩子、接燙手山芋,才能真正發現問題,真心實意、盡心盡力幫群眾解決難題。 在調查研究中能不能走進“后院和角落”發現問題、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既是檢驗調研質量的“硬指標”,更是檢驗領導干部擔當作為的“試金石”。只有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切實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一項任務一項任務推進,才能讓“后院和角落”灑滿陽光,把工作真正做到群眾心坎上。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4日 09 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