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就業助推西藏農牧民幸福生活
2025-04-19 20:21:52? ?來源:中國西藏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新時代西藏人權事業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中顯示,西藏農牧民轉移就業人數從2012年的45萬人增至2024年的64.8萬人。2024年,西藏農牧民轉移就業勞務收入達到71.55億元。這一數據背后,是西藏通過高質量就業實現農牧民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更揭示了“幸福不會從天降,美好生活靠勞動創造”的深層邏輯。 政策驅動,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西藏通過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政府投資項目等多種渠道,帶動和吸納農牧民就業,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和碳匯經濟,帶動群眾綠色就業創業。林芝市波密縣依托“桃花經濟”發展鄉村旅游,組織“波密縣文化旅游人才儲備培訓班”,免費為110多名住宿、餐飲、農特產品經營從業者提供指導;山南市措美縣古堆鄉牧民普布加入村集體經濟組織后,年收入從傳統放牧的微薄收入躍升至穩定工資加分紅模式。“村集體經濟+農戶”的模式,不僅解決了就業問題,更讓“金草場”真正成為帶動農牧民致富、推動集體增收的“聚寶盆”。數據顯示,西藏2024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578元,增長8.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7個百分點。 技術賦能,開啟高質量就業新篇章。西藏以“人才工作19條”為主要抓手,全面加強技能人才工作,逐步擴大技能人才培養規模、提升能力素質、優化結構比例。通過“產業訂單式”“崗位定向式培訓”“專項技術認證補貼”等舉措,將培訓與就業無縫銜接。無論是日喀則市桑珠孜區聯鄉攜手日喀則市相關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開展農牧民技能培訓,幫助農牧民掌握一技之能,拓寬就業增收渠道,還是曲布雄鄉采用“理論+實操”相結合的模式,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水電維修技能培訓,讓學員快速提升實際操作能力……多措并舉的培訓,不僅幫助農牧民提升了就業競爭力,緩解了當地用工短缺問題,也為西藏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通過培訓,農牧民就業率顯著提升。這種“技能—就業—增收”的模式,為農牧民幸福生活提供了內生動力。 高質量就業是西藏農牧民幸福生活的基石,它以政策為引領、以技能為支撐,構建正向循環。未來,通過持續深化就業改革,高原經濟將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行穩致遠,奏響雪域高原上“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最強音。(中國西藏網 文/周晶)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