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韌性不斷增強”——訪世界經濟論壇國際貿易和投資部負責人西恩·多赫迪
2025-04-13 11:19:53? ?來源:張志文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通過實現可持續增長,中國經濟的韌性不斷增強,持續促進全球供需平衡。”日前,世界經濟論壇國際貿易和投資部負責人西恩·多赫迪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當前中國正在加快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中國政府采取一系列支持鼓勵創新發展的政策組合,許多中國企業也不斷創新商業模式,讓中國國內市場充滿活力。 4月8日,世界經濟論壇與阿聯酋經濟部等共同在阿布扎比舉辦貿易技術論壇,邀請10多家中國企業負責人分享科技賦能貿易成果。多赫迪表示,10多年來,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有力帶動了基礎設施升級,提升了互聯互通水平,改善了全球物流效能,為全球貿易繁榮發揮了重要貢獻。“中國擁有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許多產業集群不斷做大做強”,他說,中國正采取多種措施拉動內需,釋放消費潛力,不斷培育中國大市場,必將為全球貿易發展提供更多新機遇。 多赫迪認為,隨著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中國正逐漸接近富裕經濟體水平,中國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符合經濟發展客觀規律,將為世界提供更多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同時,中國經濟的基礎也將持續從制造業轉向服務業,通過高科技為服務業賦能,其他經濟體也將從中國新質生產力中受益。 多赫迪指出,近年來,中國通過高水平對外開放,與東盟等貿易伙伴相繼締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自由貿易協定,在很大程度上簡化和調整了原產地規則,促進了地區和世界產業鏈發展。同時,憑借跨境支付系統、供應鏈管理等新技術應用,中國與中東和非洲之間貿易規模也不斷擴大,為全球南方團結自強作出了表率。 “可預測性和穩定性對于全球貿易與投資來說至關重要。”多赫迪表示,當前美國挑起的關稅戰,讓全球企業對未來市場發展感到迷惑。中方采取的必要措施,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需要注意的是,盡管美國經濟體量龐大,但與歷史上相比,美國經濟在全球的比重已經下降,美國不能壟斷全球貿易。”他認為,解決貿易摩擦的關鍵仍然需要各方回到談判桌來,通過溝通協商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案,避免世界經濟增長陷入困境。(杰勒德·阿勒費爾參與采寫)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