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綠色發展 中國動力
2024-09-14 09:21:06?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洪振威 我來說兩句 |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正式發布。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中國堅定不移加快能源轉型,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適應時代要求的能源轉型之路。白皮書對十年來中國能源轉型之路進行了回顧、總結和梳理。中國能源轉型到底取得了哪些亮眼的成績,中國為什么要堅持走能源轉型之路?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能源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此次《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在這一新戰略提出10周年之際發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許召元:“對于國內來說,經過了過去十年能源轉型的巨大成就,我們在這方面也到了新的時點上,面臨著新的挑戰,通過能源轉型白皮書這樣一種形式總結過去的經驗。另外,從國際來看,這幾年我國對國際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也有很大貢獻,其實也付出了很大成本,但是國際上有些國家故意看不到中國做出巨大的貢獻,我覺得在這個時點上發布能源轉型白皮書,對于如實、準確、全面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在過去十年推動能源轉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當中做的巨大貢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p> 《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用“五個堅持”全面闡釋了我國在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能源轉型的政策主張: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綠色低碳,堅持立足國情,堅持創新引領,堅持開放合作。白皮書鮮明指出,能源轉型是必由之路。中國推進能源轉型,不是別人讓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也不是能不能做,而是必須做。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現在中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為主,中國技術可開發煤炭量1710億噸,也就是大概儲采比40年的樣子,將來煤沒有了或者煤不夠了怎么辦?需要早做準備,中國能源需要轉型,需要把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一次能源結構,逐步、穩步轉向以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為主。”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經濟研究室研究員朱彤:“工業革命以后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以二氧化碳為主體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因。而這些溫室氣體的排放,80%以上都是化石能源的利用。所以能源轉型本身就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或者是緩解全球變暖,通過能源轉型的方式來實現碳中和,全球氣候變化是全球性的事情,排放了溫室氣體影響了所有國家,減少了溫室氣體所有國家都受益。” 白皮書全面介紹了十年來,中國能源轉型的實踐成就。這些成就可以用一個關鍵詞“新”來概括。首先是清潔能源發展實現了新跨越。截至2023年底,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較十年前增長了10倍,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占總裝機的58.2%,新增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增量一半以上。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從15.5%提高到26.4%,煤炭消費比重下降12.1個百分點。 杜祥琬:“太陽能、風能在本世紀初,我們研究中國能源的時候,可再生能源用四個字說‘微不足道’。但是,我們研究以后認為它一定會舉足輕重,一定會擔當大任?,F在已經從舉足輕重走向擔當大任了,拿發電來說,太陽能、風能發電的裝機(規模)已經超過了煤電,發電量現在也超過三分之一了,整個能源結構轉型還是很明顯的?!?/p> 這兩年,蘭考縣付樓村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自從光伏板安裝起來,風力發電桿立起來,這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如今每年能發電120多萬度,不僅實現自己發電自己用,剩下的電還能賣給電網賺錢。 2015年,付樓村還是個貧困村,用電是個難題,用電高峰期電閘經常跳。而當時蘭考縣約80%的電能是外地輸送的電力。2018年蘭考成為全國首個農村能源革命試點,推動可再生能源開發,充分利用當地農村可再生資源,因地制宜推進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開發,清潔能源供應能力大幅提高。截至2023年底,蘭考縣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為22.74億千瓦時,是全社會用電量的102.8%。如今,蘭考發展綠色新能源已經形成了規模化,還建成了新能源產業園,在這個425米長的自動化生產線上,每天都能生產出一萬片光伏板。 另外,十年間,我國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取得了新成效。中國累計淘汰煤電落后產能超過1億千瓦,電力行業污染物排放量減少超過90%。全社會終端用能電氣化率達到28%。與2012年相比,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超過26%。 十年來,我國綠色能源技術還實現了新突破。建成風電、光伏全產業鏈研發設計和制造體系,全面掌握大型三代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第四代核電技術,水電全產業鏈體系全球領先。 7月底,在山東榮成,華能石島灣核電基地壓水堆擴建一期工程開工建設,這是同時采用自主三代、四代先進技術的核電基地。 在華能石島灣核電基地,世界首座第四代商業核電站,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已經在穩步運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示范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共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臺套設備,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3.4%,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 華能石島灣核電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愛軍:“我們系統掌握高溫氣冷堆設計、制造、建設、調試、運維技術,并建立起以專利技術標準、軟件著作權為核心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p> 此外,十年間,我國能源體制改革取得了新進展。主體多元的能源市場結構逐步構建,統一開放的能源市場體系逐步完善,反映市場供需關系的能源價格機制逐步形成,市場在提升清潔能源消納水平、保障電力供應、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長呂文斌:“白皮書全面系統重點突出地梳理了這十年來我國能源體制改革的進展,一方面以有效市場來促進能源轉型,另一方面以有為政府來促進能源轉型,強化規劃引領,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為重要支撐的能源轉型法律制度體系,為能源低碳轉型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p> 除了展示中國能源轉型的實踐成就,白皮書還客觀展示了中國為全球綠色轉型做出的突出貢獻。中國是全球能源轉型的推動者、貢獻者。十年來,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從13.6%提高到18.5%,其中,中國的貢獻率為45.2%。 白皮書鮮明闡述了中國攜手各國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的堅定主張。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實現能源的可持續利用,關乎人類福祉。中國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深化能源轉型務實合作。中國依托持續的技術創新、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充分的市場競爭、超大規模市場,實現了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推動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成本大幅下降。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積極拓展綠色能源領域合作,一大批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落地,為所在國提供了清潔、安全、可靠的能源供應方案。 今年4月,由中企承建的贊比亞伊亭皮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舉行并網發電儀式。項目投入使用后,預計年發電量超1億千瓦時。 許召元:“我們成熟的技術,通過在其他國家辦光伏發電、風能發電企業,出口光伏新能源發電產品,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也是回饋給全球其他國家,助力全球其他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上一些重要進展?!?/p> 白皮書指出,能源轉型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性任務,需要在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指引下穩中求進、久久為功。 回首十年,中國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的能源轉型之路,取得了顯著成效。推動能源轉型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能源轉型越向前、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深化能源改革作出新部署,將進一步健全完善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在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指引下,中國將繼續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共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建清潔美麗地球家園。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