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 | 評論:奧運更開放 團結向未來
2024-07-27 19:29:06?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責任編輯:黃麗紅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巴黎7月26日電 評論:奧運更開放 團結向未來 新華社記者李麗、王恒志、徐鵬航 26日晚,“浪漫之都”巴黎首次將現代奧運會開幕式從體育場搬到開放城市空間,在雨中的塞納河上,復活了百年前海明威筆下“流動的盛宴”,為奧運史增添一頁異彩。 在“奧運更開放”的口號下,以塞納河為舞臺,以巴黎城為背景,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代表們與30多萬名現場觀眾、億萬全球觀眾,共同開啟了本屆奧運會的奇幻之旅。 圣火之焰,點燃激情放飛夢想。 當巴黎奧運圣火在杜樂麗花園熊熊燃燒,奧運會百年后重回“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的故鄉。開放辦賽突破界限,讓更多人參與賽會、感受奧林匹克榮光;踐行“可持續”理念,眾多巴黎地標性建筑與賽事完美結合;繼續增加時尚新興項目,霹靂舞成為奧運“新兵”。更開放更包容,奧林匹克運動順應時代之勢,創新突破,主動求變。 在接下來的16天里,全球205個代表團和以個人身份參賽的運動員們將同臺競技,共同挑戰更快、更高、更強的人類極限。夢想成真時的振臂高呼,拼盡全力后的不留遺憾,那些讓人熱血沸騰、熱淚盈眶的瞬間,總能激發個體共情共鳴,也折射著人類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披荊斬棘的堅韌勇毅。 奧運之光,穿越風雨照亮前路。 和平與發展是人類社會和奧林匹克的永恒追求。130年前,顧拜旦在巴黎復興奧林匹克運動,希望以此促進各國間和平交流。幾天之前,“奧林匹克休戰墻”在巴黎奧運村揭幕,數百名運動員代表向世界發出“給和平一個機會”的呼吁。在全球震蕩加劇、區域沖突不斷之際,五環旗下的團聚彌足珍貴,也帶來又一次呼吁對話、推動和平的契機。 奧運賽場上,對手既全力拼搏,也相互擁抱。難民代表團將第三次踏上奧運賽場,他們揭示了戰爭和沖突帶來的巨大創傷,也提醒著國際社會團結起來,讓哨聲取代槍聲,讓握手感化對手,讓公平競爭替代流血沖突,讓體育架起人類通往美好未來的橋梁。 團結之力,攜手并進共創未來。 作為全人類共同的語言,體育超越國別、種族和文化差異。在奧運賽場上,最動人的歷來不是金牌,平昌冬奧會開幕式上朝韓聯合入場,北京冬奧會上中美冰壺隊“徽章互動”,東京奧運會上張雨霏給抗癌復出的對手池江璃花子一個溫暖的擁抱……這是體育團結一切的力量,也是各國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見證。 在巴黎,運動健兒們將把“更團結”進一步刻入奧林匹克基因。三年前寫入奧林匹克格言的“更團結”,不僅成為在疫情肆虐時共克時艱的一束光,更有著讓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共創未來的時代意義。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繼北京冬奧會之后,巴黎奧運會再次為兩國人文交流搭建橋梁。作為東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兩國是奧林匹克理想的堅定追隨者和踐行者,從北京到巴黎,從“一起向未來”到“奧運更開放”,兩屆奧運都向世界傳遞了共創、共有、共享的相同理念。 此次奧運會中國派出400多名運動員,參加30個大項236個小項的比賽,是赴境外參賽小項數最多的一屆奧運會。平均年齡只有25歲的中國健兒們,超半數是首次參加奧運會,他們將在巴黎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生動展現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他們也將與世界青年一道,在賽場內外揮灑汗水,釋放激情,締結友誼,為風華正茂的青春,為繁榮美好的未來。 五環旗幟,百年回歸。向著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期待巴黎奧運會奉獻一場體育盛宴,開啟一個新的紀元。(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