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香港金融互聯互通10年 構建“雙向開放”新格局
2024-06-24 22:24: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翁晗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社香港6月24日電 (記者 戴小橦)中國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已經走過了10年。這10年里,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持續深化,不僅提升了兩地金融市場的聯系度,也推動構建了內地與香港金融“雙向開放”新格局。 10年來,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持續深化。圖為香港交易廣場。(資料圖片)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2014年11月17日,伴隨著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一聲鑼響,“滬港通”試點正式啟動,標志著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實現了互聯互通,為內地投資者進入香港市場、香港投資者進入內地市場搭建了橋梁。2016年,“深港通”開通。自此,滬深港三地股市聯結起來,香港和海外投資者可以直接買賣滬深A股,內地投資者則可以直接買賣港股。 “經過10年的發展,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已經形成了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以及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等互聯互通機制。”中金研究院董事總經理趙揚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截至2023年末,互聯互通機制下的交易量和持倉量均顯著增長,顯示出市場對這一機制的認可和需求。 與此同時,內地資金持續流入香港市場,也帶動了香港金融業的發展。趙揚表示,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對鞏固和加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具有深遠的意義。 “它不僅增強了市場的流動性和深度,擴大了投資者基礎,提升了金融服務和創新能力,還強化了監管合作和市場透明度,支持了人民幣國際化,增強了全球金融網絡的聯系。”趙揚表示,通過這一機制,香港能夠更好地發揮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金融專業優勢,繼續在全球金融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 富途商業研究總監陳思持相同看法。“互聯互通機制作為促進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融合的關鍵措施,不僅加深了兩地資本市場的一體化,還推動了金融產品創新,增強了市場流動性和效率。”陳思告訴記者,該機制為國際和內地投資者提供了更廣闊的投資渠道,同時為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鋪平了道路。 香港作為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通過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鞏固了其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關鍵地位。趙揚舉例指出,大量人民幣資金通過香港進入國際市場,提升了香港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重要性。“債券通”的推出使得國際投資者可以通過香港市場進入內地債券市場,進一步推動了人民幣債券的國際化,增強了香港作為國際債券中心的地位。“通過互聯互通機制,香港金融機構可以更好地拓展全球業務,提升其國際競爭力和市場份額。”這對香港金融業的長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趙揚提到,海內外投資者對互聯互通機制的未來發展有著廣泛而具體的期待。他們希望看到市場準入的擴大、交易和結算效率的提升、市場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改善、風險管理和投資者保護機制的增強、綠色金融和ESG(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投資的支持、金融科技應用的加強以及穩定的政策環境等。 “再比如擴大合資格投資產品范圍、優化交易結算流程、加強金融科技應用等。”陳思相信,這些措施將進一步促進兩地市場的融合,提高市場效率,增加投資機會,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