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正當時】傳承傳統文化 “95后”女孩兒費青演繹56個民族傳統服飾
2022-05-04 17:36:56? ?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黃麗紅 我來說兩句 |
央廣網北京5月4日消息(記者佟亞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今天是“五四”青年節。青春立業正當時,經濟之聲特別策劃《正當時》對話不同行業的青年人。“95后”女孩兒費青用短視頻的形式,演繹56個傳統民族的服飾,加入到傳承中華文化的隊伍中。 談到拍攝民族服飾的初衷,費青說,純屬“誤打誤撞”。影視表演專業出身的費青,畢業后并沒有繼續從事演員行業,而是回到家鄉湖北,尋找其他發展機會。短視頻的興起,讓她有更多的擇業自由。 在摸索中,她發現平臺上關于傳統民族服飾的內容很少,于是就這樣“莽撞”地闖入了民族服飾領域。“一是自己喜歡,再加上我的專業是影視表演,面對鏡頭有一定的展現力。男朋友是攝影師,也是專業的。當時腦子一‘熱’就拍了。” 民族服飾是凝固的歷史。在一針一線的交織穿梭中,講述著民族的文化和故事。費青第一個想要演繹的民族服裝,是被稱為“穿在身上的史書”的苗族服飾。可是,萬事開頭難。如何找到傳統、正宗的苗族服飾,讓費青費盡了心思。最終,繞了幾道彎,她借來了一套苗族服裝和精致的苗族頭飾。 找到合適的民族服裝,也成為拍攝過程中最難的環節。“有時候尋找一個民族服飾,至少需要聯系30多個博主,有的可能需要向普通老百姓(借),有的需要我們自費去買。” 第一期視頻點擊量很快突破了5萬次,這也讓費青心里有了底。隨著傣族、朝鮮族、蒙古族、滿族等不同民族服飾視頻的上傳,費青的網上人氣不斷上漲。眾多網友紛紛留言,希望她能早日更新視頻。 最終,用時247天,前后花費30多萬元,費青把56個民族服飾視頻完整地呈現出來。上億次的觀看量,讓她有了強烈的成就感,更燃起了更強的責任感。每次拍攝前,她都專門去學習研究民族文化和傳統手藝。“越到后面,責任感就越重。我也在慢慢成長,學習到更多的民族知識,在拍攝過程中也給大家輸出民族知識。” 如今,在家人的支持和粉絲的鼓勵下,費青開始直播帶貨,以積攢更強的經濟實力。未來,她希望能創立自己的傳統民族服飾品牌,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以后,我想要做自己的民族服裝品牌。未來,全中國的人想要穿民族服裝,就可以來我這里買最傳統的民族服裝。”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