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薇委員——傳承曲藝 潛心育人(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2022-02-22 10:54:15?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吳靜 我來說兩句 |
“相望相守心相印,定能夠,驅盡惡疫迎朝陽;到那時,海河兩岸百花爛漫,神州大地萬里春光……”1個多月來,不少天津市民都曾聽過這首梅花大鼓《相守相望》。網絡上、朋友圈里,許多網友點贊并留言:“唱出了傳統曲藝的魂,唱出了天津人民抗疫必勝的精氣神兒!” 今年初,天津市出現新一輪疫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籍薇停止了一切演出。“看到群眾中涌現出這么多感人的故事,我必須做點什么。”籍薇連夜請人作詞作曲,在家里反復試唱。兩個日夜不眠不休,這首字字鏗鏘的《相守相望》誕生了。 “我就是一名‘輕騎兵’,在互聯網時代,不能讓傳統曲藝缺席。”籍薇說,“女兒小時候,我經常翻看她的音樂教材,發現上面少有傳統曲藝的內容。擔任全國政協委員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在青少年群體中普及傳統曲藝。” 去年全國兩會,籍薇提交了“加強師資力量推動戲曲進校園”的提案,獲得廣泛關注。 “也不能光提建議,還得自己帶頭落實。”籍薇說,“這一年來,從幼兒園到高校,我都去調研過。” 籍薇經常通過網絡給天津音樂學院戲劇影視系的本科生上課。“許多學生說傳統戲曲里的顫音難學,我就告訴他們,其實傳統戲曲里的顫音和流行歌曲里的顫音很像。”籍薇說,當她舉例子的時候,屏幕里的學生們個個神情驚訝,繼而恍然大悟。 “傳統戲曲與流行音樂有異曲同工之處,只要找到年輕人喜歡的方式,他們一定能體會到戲曲之美。”她說。 在和幼兒園小朋友交流時,籍薇耐心地教他們基本功,“戲曲講究字正腔圓,要想唱好詞句,要先練好普通話。”去年的“六一”兒童節,籍薇帶著孩子們參加了一場文藝演出。“小朋友們對戲曲很感興趣,讓我看到了希望。”籍薇說。 在眾多曲藝名家的大力推動下,近年來,天津市穩步推進以“戲曲進校園”為主要內容的“春雨計劃”,以演出、講座、戲曲師資培訓、學生社團扶植等多種形式開展美育教育。籍薇說:“讓傳統曲藝薪火相傳、歷久彌新,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