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州甕安6月6日電 題:重溫“偉大轉折的前夜” 革命老區展新顏 作者 周燕玲 李金磊 單冰潔 呂慧乾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唯一一次“跨年”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被周恩來譽為“偉大轉折的前夜”,那就是猴場會議。 6月6日,記者跟隨“在這里讀懂初心使命——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網絡主題活動,走進猴場會議會址,重溫“偉大轉折的前夜”。 兵臨貴州甕安召開“跨年會” 1934年年底,貴州寒風蕭蕭,陰雨不斷,中央紅軍總部抵達貴州甕安猴場時,前面有黔軍重兵布防的烏江天險,后面是國民黨追兵的步步緊逼,且追兵相距僅有100公里左右。 在這緊急關頭,“左”傾機會主義領導者無視已經變化了的敵情,不同意過烏江,堅持回兵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紅軍該何去何從,得必須再次召開會議作出決定。 同年12月31日下午,中央軍委縱隊一到猴場,顧不得連夜兼程的疲憊,都朝一座四合院走去,那座院子的戶主姓宋,在紅軍到來之前,戶主已帶著家眷離開,空著的宋家大院隱蔽又清幽,便成了猴場會議召開地。 猴場會議主要爭論兩個問題:一是紅軍是否要過烏江;二是紅軍過了烏江以后的具體行動方針。經過激烈討論,會議通過《中央政治局關于渡江后新的行動方針的決定》,重申黎平會議決定,肯定了毛澤東渡江北上創建新蘇區的正確主張。 宋家大院正廳旁是作戰室,在猴場會議作出立即強渡烏江的決定后,當天晚上的9點鐘左右,朱德總司令便離開會議室來到那間屋子里部署強渡烏江的具體作戰事宜。 猴場會議從1934年12月31日下午一直開到1935年1月1日凌晨。會議之后,中央紅軍搶渡烏江,向遵義進軍,歷史由此翻開新的一頁。 軍民魚水情深 猴場,又稱草塘,清末和民國初期因商貿發達而成為黔北四大集鎮之一。此地每月申(猴)日是趕場趕集的日子,故得名“猴場”。從猴場向西北走三十多公里,就到了烏江南岸。 在猴場會議紀念館里,有一座紅軍戰士與老鄉低頭扎竹筏的雕塑,竹筏是烏江邊漁民們祖祖輩輩使用的水上交通工具,因紅軍突破烏江時用來渡江,有了另一個名字——“紅軍水馬”。 當年在甕安縣江界河渡口,烏江沿岸村莊百姓看到寒冬臘月里,紅軍不搶百姓柴火,不睡百姓堂屋,深受感動。有的百姓拿著柴刀、斧頭幫紅軍砍竹子編竹筏;有的把自家門板拆下來,給紅軍架浮橋。 在浩渺烏江百里戰場上,紅軍用最快時間搭建起一條“生命通道”。冒著敵人的炮火,波濤滾滾的江面上,生死相依的支撐讓紅軍跨越烏江天險,創造出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跡。 而在距江界河渡口僅一山之隔的甕安縣天文鎮天文村,當紅軍進駐村寨時,時年50多歲的村民華瓊萬不但沒有帶著家人去躲藏,而是主動迎接紅軍隊伍去到家里,并把家里的空屋全部騰出來讓給紅軍住。 “紅軍走后,家人才發現家里房屋的板壁上、木柱上……大大小小寫下了20多條革命宣傳標語。”57歲的華朝良說,紅軍當時寫下的標語由一家五代人精心守護,至今保存完好。 此外,在甕安期間,紅軍還去看望了紅色特工冷少農烈士家屬,為其母親留下數塊大洋。冷少農在給母親的信中曾說:革命“是一件最大而又最復雜的事情,我要這樣干,非得把全身的力量貫注著,非得把生命貢獻。” “紅色文化+旅游”煥發革命老區新活力 紅軍在長征中四過甕安,留下了大量的歷史事件、戰斗遺址、紅色記憶。近年來,甕安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每年吸引數十萬游客慕名而來。 記者看到,有的人穿著紅軍服、背著紅軍包穿行在猴場會議紀念館廣場;有的人在紀念館內那些發黃的照片、簡短的文字前久久駐足,還有一些人在猴場會議會址迎著黨旗重溫入黨誓詞。 “猴場會議紀念館里陳列著當年紅軍長征時在此留下的寶貴紀念品,走進其間便能深深感受到那段崢嶸歲月。”一位來自湖南的游客說,后代人應該銘記革命歷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為充分展示猴場厚重的紅色文化、歷史文化,甕安還在猴場會議會址的馬路對面,打造了甕安草塘千年古邑旅游景區,與鄰近的紅色景點交相輝映。景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紅色旅游正在讓甕安煥發新活力。 紅色旅游如火如荼,長征精神歷久彌新。在甕安,有三名退伍老兵退役不褪色,種植1500畝桃子,帶動周邊村民實現共同致富,“老兵蟠桃”更是遠銷大灣區。 如今,紅軍長征精神就像一顆顆晶瑩璀璨的紅色寶石,鑲嵌進甕安這片土地,激勵著這里的民眾自強不息。(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