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湖南省平江縣大青石村村民李存泉的日子過得格外“痛快”。 初中剛畢業,李存泉就跟著鄰村兩個表哥逃出閉塞的深山,去長沙、廣東打工。直到一次工傷讓他失去了左手,他才重新回到村里,結婚生子。可嗷嗷待哺的孩子、年邁患病的父母,讓他的生活倍感艱辛。 轉機發生在2014年。先是李存泉一家被認定為貧困戶,納入了社會保障兜底。此后,大青石村也在國家政策扶持下逐漸通了水泥路、自來水、手機信號……外面的世界一下子打開了。駐村扶貧工作隊找到李存泉,提出可以試著養牛脫貧。 如今他已有了11頭牛,去年光牛肉就賣了5萬元。 歷史是忠實的記錄者,它默默為這場偉大的脫貧攻堅戰寫下精彩注腳—— 為了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五級書記抓扶貧”,從頂層設計到層層抓落實,黨的主張凝聚成上下一心的力量,推動脫貧攻堅結出豐碩成果。許多人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他們散發出的光和熱,始終溫暖著群眾的心。 哪怕是已經住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承包的快遞服務日漸忙碌,廣西柳州融安縣城的李建萍仍然保留著時不時點開手機看看的習慣。她在看珍藏的曾擔任縣委常委、副縣長藍標河的照片。 2015年,李建萍家被識別為貧困戶。一天傍晚,天空飄著雨,藍標河和村干部騎著摩托車,一腳泥一身水走進屋門。 “那晚,我第一次知道扶貧政策。藍縣長鼓勵我們努力奮斗,改變現狀。”李建萍說。從此,藍標河像親戚一樣,家里缺什么、短什么,他樣樣上心。他幫著李建萍學到技術,種上金桔。在藍標河的多次勸說下,李建萍一家人參加了易地扶貧搬遷。 2018年4月的一天,藍標河因連續加班、疲勞過度不幸去世。 “他要活著該多好,快過節了,我想給他送幾筐金桔嘗嘗。”淚水在李建萍眼里打著轉。 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全國共派出25.5萬個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290多萬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干部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他們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詮釋了扶貧干部的擔當和情懷。 新疆伽師,位于我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庫熱西·哈吾力從自治區政協機關來到這個縣英買里鄉阿亞克蘭干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一干就是好幾年。 脫貧攻堅干部群眾的背后,還有來自全國的大力支援。這是中國扶貧的一大特色,更是助力貧困地區發展的不竭動力。 “十三五”時期,我國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逐步形成并日趨完善。依托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平臺經濟正為脫貧攻堅注入新動能。消費扶貧行動實現貧困縣全覆蓋,有效解決貧困地區農產品“賣難”問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匯聚起社會各界參與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來源:求是網 策劃:李孝純 徐輝冠 制作:徐輝冠 審核:李文閣 閆玉清 監制:李達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