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內 > 正文

新時代如何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19-06-20 15:35:01?張芯蕊?來源:求是網  責任編輯:周冬 周冬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2019年第12期《求是》雜志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其中對新時代如何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了闡釋。趕緊隨筆記君一起學習吧!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

總書記說: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學習筆記”注: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沃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要留住文化根脈,守住民族之魂,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重要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二、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總書記說:

要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學習筆記”注: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不僅發揚光大,而且與時俱進,使之放射出了人類歷史上更加燦爛的真理性光芒。傳承中華文化,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了“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原則,成為我們黨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方針。“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蘊含著繼承發展、揚棄創新的思想方法,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信。

我們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

與現實文化相融通

總書記說:

我們要善于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要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鑒今,堅持有鑒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

——2014年9年24日,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

“學習筆記”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這是我國的獨特優勢。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守正出新才能歷久彌新。我們要秉持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不復古泥古,不簡單否定,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去其糟粕,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新發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總書記說:

要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加強歷史研究和傳承,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2017年4月19日至21日,在廣西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歷史文化遺產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我們一定要完整交給后人。

要保護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包括文物古跡,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街區、歷史建筑、工業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能搞“拆真古跡、建假古董”那樣的蠢事。既要保護古代建筑,也要保護近代建筑;既要保護單體建筑,也要保護街巷街區、城鎮格局;既要保護精品建筑,也要保護具有濃厚鄉土氣息的民居及地方特色的民俗。

——2015年12月20日,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學習筆記”注: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作為歷史文化的有力物證,文物不僅是一個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也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強調,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脈,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系,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要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加強歷史研究和傳承,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

總書記說:

創作出具有鮮明民族特點和個性的優秀作品,要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善于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斷前行的精神力量。

——2016年11月30日,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學習筆記”注:

古往今來,世界各民族無一例外受到其在各個歷史發展階段上產生的文藝精品和文藝巨匠的深刻影響。在每一個歷史時期,中華民族都留下了無數不朽作品。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共同鑄就了燦爛的中國文藝歷史星河,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提供了寶貴的資源財富。

我們要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全面融入國民教育、文化創造、生產生活,構建中華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加強對傳統文學藝術的扶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繼承中轉化,在學習中超越, 創作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又符合世界進步潮流的優秀作品,讓中華文化綻放時代風采。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更多>>新聞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天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 玖玖资源综合视频在线 | 最新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 五月天综合缴情好婷婷网 | 日本久久道色综合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