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制定大數據產業國家標準,是貴州作為試驗區創立規則的重要舉措。貴州開展了大數據國家、地方標準的研制和示范應用,助力數據共享和開放安全。以支持引導大數據企業標準的制定為重點,加快大數據團體標準的培育;以建立大數據標準協同創新機制和提升大數據標準創新研發水平為重點,促進大數據標準化創新發展。目前,貴州參與的《信息技術數據交易服務平臺交易數據描述》《信息技術數據質量評價指標》《信息技術數據交易服務平臺通用功能要求》等已通過評審。 脫貧攻堅,創新方式 作為國家8個大數據產業試驗區中唯一的西部省區,貴州大數據產業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在民生領域的應用。作為“第一民生工程”的脫貧攻堅因此搭上大數據的高速動車。 在黔東南州移民局,一塊巨大的LED屏顯示著全州易地移民搬遷點建設的實時情況。這個遠程項目建設監管調度平臺,給項目工程建設安裝上“千里眼”,全天候全時段對各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施工建設情況進行遠程調度和監管,做到對每個安置點每棟房屋的工程進度一目了然。 “我們的養殖業基地都在貧困村寨,市場信息不靈通,而這款"為米養雞"App,可以遠程監控基地產出和銷售的情況,能了解全國各地的市場行情,還幫我們解決了融資難問題。”銅仁望鄉生態農業公司趙翠紅所說的App,是銅仁市三社(供銷社、農信社、合作社)融合大數據平臺的一個終端。這個平臺不僅用算法將中小合作社和專業戶的經營數據、征信數據和產供銷數據進行云計算處理,還在云端構建了生產經營信用檔案,為加強金融服務提供了條件。目前,銅仁已完成3700多家合作社基礎信息收集處理,有農產品價格行情數據400多萬條,平均每天以2萬條的數據量進行更新。 2017年貴州出臺了《貴州省大數據助推農業產業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目前已經初步建立了農業產業脫貧攻堅大數據采集更新長效機制和體系,建立了聚焦食用菌等5個特色優勢產業的生產、加工、冷鏈物流、銷售與市場價格全生命周期的大數據庫等。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