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國內 > 正文

“有牛哥”楊正熙:辭官去當科技特派員 借力生態農業鋪就致富路

2019-02-20 12:21:31??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央視網消息:貴州省黔東南自治州的黎平縣,山巒疊嶂、山水相連,自古以來當地的侗族和苗族先民們以農耕為生,很難改變貧困。

扶貧干部楊正熙和鄉親們通過不斷努力,讓家鄉古老的農耕文化煥發了新的生機,讓鄉愁不再是回憶,也讓家鄉逐漸擺脫了貧困。

春節是洋洞村的小伙子和姑娘們躍躍欲試的“幫挑”時節。待嫁的侗家姑娘向她相中的追求者發出邀約,青年男女一起來到女方家里幫忙挑糞,在春耕前給農田施一次最足的底肥,追求者要在勞動過程中接受來自女方家庭和小伙伴們的全方位考驗。

“幫挑”是貴州黔東南地區一項重要的生產活動和傳統民俗。今天,它也成為洋洞村生態旅游的一個體驗項目。可就在前幾年,這個傳統卻差點消失。把這個民俗保留下來的是被人們稱為“有牛哥”楊正熙。

今年49歲的楊正熙是30年從洋洞村走出去的第一個大學生。“我想讀書,我老爸是絕對沒有任何說的,就是幫我讀……別人養兩頭牛,他要養四頭牛,別個養兩頭豬他要養六頭豬。”楊正熙說,他父親告訴他不要像父輩一樣,跟著牛屁股,一輩子就是耕田。

遠離貧窮的故鄉,曾經是楊正熙的父親對他最大的期待,也是楊正熙最初的人生夢想。1994年楊正熙大學畢業,被分配到當地林業局上班,正式跳出農門;七年后,他被任命為林業局副局長,之后又陸續擔任黎平縣一個鄉鎮的鎮長和鎮黨委書記……20年間,楊正熙實現了父親的期待。但在這20年里,他也憂心地看到故鄉的改變——古老的農耕文明正在消失,鄉愁漸漸成了人們的一種記憶。

“我們去到某個村莊,頭一年去,我們品嘗某個品種的農作物做出來的食品,感覺那才是我們小時候的味道。但第二年再去,發現這個品種沒有了。”楊正熙說,他想把這些當地的品種傳承下去,把好東西也留后代。因此,楊正熙決定開始搜集保存當地一些正在消失的農業物種。

每一顆種子都有它獨特的基因和價值,是人類先民的智慧結晶。為了能把這些種子保留和傳承下來,楊正熙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驚訝的決定。2012年,他辭去了鄉鎮黨委書記的職務,當了一名普通的科技特派員,開始專門在黎平縣各鄉鎮收集農業物種。

在他主持建成的黎平縣種子博物館里,我們見到了很多黔東南地區獨有的稻種。三年時間里,楊正熙收集了近200個農業物種,其中土生的稻谷品種就有60多種,幾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楊正熙說:“有的時候確實去找了很多天,發現了一個物種,那種自豪感就覺得,這輩子我只要找到這一個東西,就是值得的。”

楊正熙發現,要留住鄉愁,除了收集保護物種,更重要的是在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的同時幫助農民致富。他主動向縣領導申請,回到洋洞村成為一名扶貧干部,成立了村民入股、集體分紅的“有牛農業合作社”,在他找到的200多個農業物種中優選了6個稻谷品種,讓合作社的農民以生態農業方式進行種植,并利用互聯網平臺幫助鄉親們實現有機農作物的價值銷售,實現農民增收。

“有了牛,牛糞用到田里,稻子和魚長得好。稻田里的魚和鴨子都能把雜草和水稻病蟲害除掉。魚和鴨子又都能成為收益的一部分。”在楊正熙的倡導下,洋洞村恢復了牛、稻、魚、鴨共生共養的循環生態農業模式,恢復了被破壞的生態環境,讓青山綠水重新煥發了生機。

“以前稻米110元/百斤,現在要400塊了。”洋洞村村民表示,雖然用傳統的方式耕種相對比較辛苦,但是這樣更健康,稻谷賣的價格也高。在楊正熙的帶領下,洋洞村有上千戶農民加入“有牛農業合作社”。每年春耕季節,千牛同耕的生態農業景象讓很多游客慕名而來,洋洞村的牛棚客棧和鄉村旅游也成為一個農民創收的新亮點。

楊正熙說,他相信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和正在追逐的夢想,也應該是父親那代人的心愿和夢想。“我從這里長大,從這里出去……不是一個人想逃離貧困的故鄉,而是想讓故鄉一起逃離貧困。”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 | 思思国产91久久久久久 | 在线高清一级欧美精品 | 亚洲一级大片在线 | 五月天在线视频婷婷播放 | 好屌妞蕉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