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1月18日電(記者 代超)18日,在??谂e辦的2019年世界濕地日中國主場宣傳活動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正式發布了《中國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白皮書》,對中國內地56處國際重要濕地的生態狀況進行了報告。 據介紹,中國目前加入國際濕地公約指定的國際重要濕地有57處,其中內地56處,香港1處。在2018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組織對內地的56處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開展了現地監測和評估。這56處國際重要濕地分布在21個省(區、市),其中內陸濕地41處,近海與海岸濕地15處。范圍面積662.38萬公頃,濕地面積320.18萬公頃,自然濕地面積300.10萬公頃。 監測和評估顯示,近年來,大部分國際重要濕地所在區域降水量保持穩定。江河源頭區域的國際重要濕地水源涵養能力與匯水量穩定,其他內陸濕地匯水區水量穩定。近海河口水域的河流匯水和海水頂托總體保持穩定。采取了補水措施的內蒙古鄂爾多斯等濕地的水域面積也得到恢復。 國際重要濕地土地(水域)類別整體處于穩定狀態,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情況。通過實施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山東黃河三角洲、江蘇鹽城的濕地生態狀況明顯好轉。云南大山包、吉林莫莫格等國際重要濕地開展了還濕工程。 在51處獲取地表水水質的濕地中,Ⅲ類水比重最大,占35.30%。在49處獲取水體富營養化濕地中,貧營養的12處;中營養的27處,富營養的10處,沒有極端富營養化的情況。 同時,白皮書也指出,這些國際重要濕地面臨農、牧、漁業等人類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開發活動,工業污水和農業面源污染等環境污染,外來物種入侵以及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威脅。 目前,56處國際重要濕地中,分布有濕地植物約2114種,濕地植被覆蓋面積173.94萬公頃。分布有濕地鳥類約240種。而在外來物種入侵方面,互花米草是入侵近海與海岸類型國際重要濕地的主要外來物種,上海崇明東灘為治理互花米草入侵提供了樣板。入侵內陸國際重要濕地的外來物種種類較多,主要入侵物種是鳳眼蓮等,呈現零星分布,未造成顯著影響。入侵的外來野生動物種類主要有克氏原螯蝦、福壽螺等,在長江中下游濕地分布較廣。 |
相關閱讀:
- [ 01-19]廈門市領導:為新疆班學生創造良好生活學習環境
- [ 01-18]延平區紫云街道鼓樓社區開展小區環境整治活動
- [ 01-18]省政協委員施忠旗:優化營商環境
- [ 01-18]提振精氣神:項目攻堅更有力 營商環境創一流
- [ 01-18]訪省人大代表柯金國:實現區域水環境的根本改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