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前方指揮部“連心券”扶貧政策兌現會日前在該州阿圖什市舉辦。該市阿扎克村村民阿布都守庫爾·吾守爾領到了1650元的葡萄“連心券”補貼。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揮部總指揮關永健說,以“連心券”為紐帶,讓貧困戶、企業和市場建立有機聯系,通過產業帶動,支持引導貧困戶發展生產,提高收益。 從新疆到西藏,從陜西到貴州,從三峽庫區到青海,按照中央統一部署,2010年新一輪對口支援工作開展以來,江蘇共安排對口支援資金218.9297億元,實施項目2413個,是全國承擔對口支援任務最重、范圍最廣、派出干部人才最多的省份之一,有力地促進了受援地經濟社會發展。新一輪對口支援工作中,江蘇結合本省發展的經驗,創新地運用到對口支援的工作機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江蘇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說,東西部扶貧協作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加快西部貧困地區扶貧開發進程、縮小東西部差距、促進區域經濟協作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江蘇正在全力履行好中央賦予的對口扶貧協作這一重要政治責任,與對口協作省份一道,打好脫貧攻堅戰。 江蘇有豐富的開發區建設經驗。在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銅仁·蘇州產業園”就是經驗共享的縮影。這個園區借鑒蘇州對外共建園區規劃發展理念,正在成為東西部產業合作及產城融合示范區。江蘇省對口幫扶貴州省銅仁市工作隊領隊查穎冬介紹,園區已有32家企業開工開業,總投資129.25億元,涉及智慧物流、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等領域,有力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目前,蘇州各個區(市)均與銅仁對口幫扶縣(區)結對,開展園區共建。 江蘇在對口支援中,將自身發展經驗與當地資源稟賦有機融合,實現當地可持續發展。據介紹,江蘇充分發揮科教、人才、產業優勢和受援地資源稟賦優勢,聚焦脫貧增收,突出“造血功能”,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壯大優勢產業,增強受援地自主發展能力。 在江蘇省幫助下,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建成綠色產業園,引進6家江蘇企業落戶;在新疆,兩省區政府達成共建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合作協議,加快打造一園多區模式的伊犁(江蘇)紡織服裝產業園,推動江蘇以紡織服裝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受援地轉移,帶動當地就業;在西藏,江蘇省以凈土健康產業、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經濟為發力點,助力拉薩地方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壯大。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24日 01 版) |
相關閱讀:
- [ 11-24]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溫室氣體水平創新高
- [ 11-23]【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慶祝改革開放40年】湖北大冶:從枯竭礦城到創新綠城
- [ 11-23]全國首批!科技部公示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 福建兩地上榜
- [ 11-23]國務院發布支持自貿區創新新政 允許平潭試點人民幣新臺幣直接清算
- [ 11-23]【走進福建自貿試驗區】深耕創新,“試驗田”變“高產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