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 麗 創 想 改革是廈門經濟特區的動力,創新是廈門經濟特區的靈魂。建設美麗廈門是轉型所需,使命所系,民心所盼,是實現科學發展的主動作為、創新作為、發展作為。 三角梅向著湛藍的天空搖曳綻放,鳳凰花點綴枝間跳躍著火熱的情意。 仲冬時節的廈門,一切依然那么的盎然,那么的美好,那么的溫馨。 中國已經開啟了一個新的歷史征程。黨中央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表達了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出現的深層次矛盾,面臨的各種風險,交織疊加,錯綜復雜,一連串的改革難題無法回避。 廈門在思索,廈門在探尋,廈門在實踐,廈門在求解。 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生很大變化,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已進入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后工業化階段,產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以消耗資源為代價換取高增長的發展模式和路徑依賴已經難以為繼,新的增長動力亟待培植構架。 廈門發展的壓力和挑戰,來自政策優勢的減弱,來自腹地有限的窘迫,來自區域經濟的擠壓,來自調整結構的陣痛,來自城市交通的壓力,來自島內外發展的不平衡,來自生態保護的脆弱。 雖然廈門建立了良好的經濟技術基礎,經濟社會增速保持高位,但是不能不正視經濟總量偏小,大項目不夠,帶來發展后勁單薄,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 有壓力有挑戰,更有作為的空間。在市委、市政府看來,解決我市城鄉發展面臨的“瓶頸”難題,過去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廈門經濟特區未來的發展,也必須靠改革開放。不深化改革不行,深化改革力度小了也不行。 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廈門發展寄予厚望,老百姓對美好生活有更多新期盼新要求,廈門只有率先全面深化改革,站在新起點、新條件上謀求發展,站在國家戰略高度、廈門發展實際、惠民利民立場去做好規劃,切實在轉方式、調結構中求發展,才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實事求是,踏石留印;實干實效,抓鐵有痕。 “廈門現在在哪里,現在應該做什么,今后往哪里走,應該怎么走?”去年5月以來,市委組織市各套班子領導進行深入調研,分兩次開展了35個重要問題的專題調研。堅持城市轉型與產業轉型相結合,做大做優增量,把調結構的重點放在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堅持統籌發展,推進差異發展,成為市領導們的共識。 從副省長位上轉任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的王蒙徽一到廈門履新,就展開島內外基層走訪調研活動。在幾次的調研中他反復強調要在轉方式調結構上找出路、在統籌協調上找出路。統籌發展不是同質化發展,要“和而不同”,處理好一體化與差異化的關系,明確各區功能定位,充分發揮各區在資源、環境、產業和人文方面的特色優勢,優化城市功能布局,著力做強做大特色主導產業,培育核心競爭力,實現錯位差異發展。 一面是機遇,一面是挑戰。“廈門已經到了亟需產業轉型和城市轉型的時候,倒逼著我們強化創新意識”。王蒙徽明確提出,“創新不等于亂動蠻干、推倒重來,要在回溯廈門城市發展史、改革歷程,繼承廈門發展傳統的基礎上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 “要從城市的特質上下功夫,把宜居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可清在基層調研中也反復強調,“要走結構布局合理、資源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 新的課題再次擺在市委、市政府決策者的面前。 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打造“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帶領億萬人民同夢想、共奮斗,積極投身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 “中國夢”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把全體中國人思想意識和目標指向高度聯系起來的價值紐帶,是全體中國人的利益整合,是中國社會共識的最大公約數。 民齊者強,同心者勝。用中國夢凝聚深化改革的力量,用“美麗廈門”走內涵集約化城市發展道路,建設以人為本、資源節約、布局合理、自然和諧、宜人居住、富有特色、充滿魅力的生態城市,用主體功能擴展的理念,優化資源配置,打造城市核心競爭力,是廈門城市特性能夠得到充分展現,不斷開創廈門改革發展新境界的必由之路。 天風海濤,萬石涵翠;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廈門的美麗,不僅在于自然景觀、閩南神韻、僑鄉風情、東西交匯、文化多元,更為重要的是,廈門作為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三十多年來追風踏浪、銳意探索、先行先試,推進跨島戰略,加強兩岸交流交往,壯大提升產業,在持續高速的經濟發展中,更大程度地體現對民生的關切對自然的關注,推動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在“更快地發展”與“更加地和諧”中找到一個較好的平衡點,造就了廈門經濟繁榮、文明和諧的更高層次的美麗景象。 |
相關閱讀:
- [ 01-13]建設美麗廈門的典范新城
- [ 01-13]王蒙徽: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在社區生根發芽
- [ 01-10]嵩嶼可建美麗廈門新式商埠 玩在鼓浪嶼吃住在嵩嶼
- [ 01-10]王蒙徽:盼老領導繼續為美麗廈門貢獻智慧力量
- [ 01-10]廈門僑聯凝聚僑力共筑美麗廈門
- [ 01-14]海滄:建設美麗廈門的典范新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