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滄生物醫藥產業突破百億大關。圖為位于海滄的廈門生物醫藥港外景一角。(鄭偉明 攝)? 亮彩數字 去年成績 2013年預測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26億元,增長10.2%;工業總產值1020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243億元,增長15%;全區財政總收入140億元,增長12.7%,區級財政總收入71.12億元,增長18.3%;區級財政收入27.56億元,增長18.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00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18630元,增長11.5%;獲評“全國百強區”第20名、“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區”第19名。 今年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區財政總收入增長15%,區級財政收入增長16%;工業總產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完成市下達的節能減排和計生等指標任務。 核心提示 在近日閉幕的海滄區“兩會”上,簡短精練的政府工作報告通過“科學發展、統籌發展、均衡發展、開放發展、創新發展、為民發展”六個方面客觀翔實地總結了一年來的工作。面對2014年的發展,海滄提出“六個新”:打造產業新格局、美麗新城區、幸福新家園、開放新平臺、治理新模式和改革新陣地。 本報記者 楊繼祥 林岑 通過25年的接力發展,尤其是近三年的“加速跑”,海滄,這列滿載著“創新”元素的“列車”,已從偏僻的小漁村駛入“類似島內、勝似島內”的美麗廈門“新城區、新社區”。 在7日—10日召開的海滄區“兩會”(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政協七屆三次會議)上,無論是從政府工作報告,還是從代表委員們的競相發言中,不難發現,有一個詞始終貫穿其間,那就是“創新”。
創新,新在心態 2014年,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建設“美麗廈門”的元年,以及海滄臺商投資區成立25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海滄的決策者深諳,惟有銳意創新,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當好產業轉型、新城建設、共同締造“三個排頭兵”。 面對新挑戰、新要求,連續幾天,會場內外,代表委員們熱烈討論著政府工作報告…… 創新,新在心態。在談到2013年的成績時,莊運武委員說,海滄經濟社會事業飛速發展,特別是惠民工程做得很好,這得益于決策者的創新意識。 2013年,海滄區敢為人先,建成全市首個公共自行車系統、全省首個公務自行車系統,破解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倡導干部公務活動低碳出行、綠色出行。新的一年,莊運武委員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后續管理,讓更多的市民群眾能“騎行海滄”。 除了公共自行車,“新廈門人綜合服務中心”,也是海滄銳意創新,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一個縮影。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成為海滄社會組織的孵化基地,通過互動共治,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民…… 創新,新在業態 創新,新在業態。石油交易中心、紅酒交易中心等,是海滄創新業態的代表作。面對三產的蓬勃發展,顏建春委員建議,借島內濱北汽車城拆遷的契機,引導馬青路沿線的石材企業轉型升級,吸引濱北汽車商城入駐,做大海滄汽車4S產業,5年內交易額沖刺100億元。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新的一年,海滄將立足長遠培育六大千億產業集群(港鐵物流及臨港產業集群;石油貿易產業集群;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信息消費和數字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建筑現代化產業集群),推動投資環境國際化。” 與此同時,海滄還將不斷壯大商貿旅游業,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配套設施,著力融入廈門旅游產業大格局。 創新,新在生態 創新,新在生態。在分組討論時,一些代表認為,全面深化改革,要特別關注環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要用生態發展的眼光,加快推進海滄產業轉型,并加強宣傳教育引導,樹立生態發展理念。 政府工作報告描述,海滄未來將更加注重生態宜居和城鄉統籌,推進片區整合,強化區域主體功能,實現差異發展。完善提升海滄灣新城品質,有機融入廈門中心城區;全面啟動馬鑾灣新城開發,打造最宜居的生態新城,形成“兩灣兩城”交相輝映的格局。 “新的一年,要突出轉型升級,打造科學現代的產業新格局;統籌協調,打造健康生態的美麗新城區;突出民生優先,打造繁榮和諧的幸福新家園;突出共同締造,打造美麗廈門的治理新模式……” 海滄,這輛滿載夢想和希望的“創新”列車,再次出發。 人物專訪 改革創新謀發展 富民強區作貢獻 ——訪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主任、區長李偉華 “經過25年特別是近三年來的發展,海滄已成為產業興旺、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美麗廈門新城區、新社區。我將帶領政府班子,努力做好各項工作,為建設美麗廈門新城區作出自己的努力。”10日上午,海滄投資區管委會主任、代區長李偉華高票當選區長。 改革創新謀發展。李偉華說,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先行先試既是海滄干部群眾的優良傳統,也是海滄發展壯大的不竭動力。我們將努力強化這種優勢,善謀善治善為,緊緊抓住發展要務不放手,當好產業轉型、新城建設和共同締造“三個排頭兵”。 富民強區作貢獻。李偉華表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工作就是要服務人民、造福百姓。我將和政府班子一起,著眼“富民”,實實在在為海滄做實事,為人民謀福祉;著力“強區”,發揚“勇爭第一”的精神,發展得更優更強;多作貢獻,把海滄放在更高的層面,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作出更大貢獻。 凝心聚力抓落實。凝聚向心力,增強戰斗力,提升執行力。李偉華表示,要凝聚行政班子及全區百姓的合力,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精誠團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努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政府。 同步新聞 力促征遷工作“開門紅” “主動作為、抓早早抓”。10日上午,區“兩會”剛落下帷幕,海滄又在全市率先召開全區征地拆遷工作動員會,連同之前率先召開的區委全會、全區經濟工作會,標志著海滄區拉開全面深化改革、建設“美麗廈門”新城區、新社區的大幕。市委常委、海滄投資區黨工委書記、區委書記鄭云峰,投資區管委會主任、區長李偉華等出席會議。 2013年,海滄拆遷總量占了全市6成以上、連續4年全市第一。但在鄭云峰看來,征地拆遷作為基礎工作、先行工程,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更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樹立危機感,敢于正視工作當中存在的不足;增強責任感,倍加努力抓好工作的落實,進一步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力促征遷不斷突破,確保一月份、一季度“開門紅”。 鄭云峰要求,為了將征地拆遷工作落到實處,全區上下要做到“七個體現”(體現戰斗力、體現落實、體現創新、體現統籌、體現合力、體現治庸、體現和諧),持續深入打好征地拆遷攻堅戰,為完成全年各項工作打下堅實基礎,為全市征遷工作多作貢獻。 10日下午,海滄緊接著召開了第一次區政府全體成員會議及2014年第1次工業經濟專題分析會。 |
相關閱讀:
- [ 01-13]李偉華當選海滄區區長 外界稱新區長低調務實
- [ 01-13]周末邂逅美麗海滄 交400元押金刷e通卡租“愛心單車”
- [ 01-13]海滄嵩嶼致力打造旅游集散中心 專家市民建言獻策
- [ 01-13]海滄蛋雕高人竟是位電工 玩蛋雕29年了(圖)
- [ 01-11]海滄社會藝考生今明可領統考合格證
- [ 01-11]李偉華當選海滄區區長
- [ 01-13]海滄蛋雕高人竟是位電工 玩蛋雕29年了(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